红苕

作品数:326被引量: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永红李本国杨凤张海树陈可容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遂宁市安居永丰绿色五二四红苕专业合作社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方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秋红苕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农业》2012年第4期16-17,共2页霍越男 
分析重庆市綦江区秋红苕的经济价值,介绍秋红苕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指出秋红苕免耕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免耕保护型栽培技术,对保护土地良性循环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秋红苕 免耕 栽培技术 
“玉米/红苕”种植模式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南方农业》2011年第S1期66-67,70,共3页罗彬 石琼 王荣忠 廖怀祥 
利用起垄栽苕时红苕行间因起垄取土自然形成的"墒沟",在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玉米秸秆收砍后放入沟内。红苕翻藤管理时,将红苕藤牵引覆盖在玉米秸秆上或利用红苕藤自然生长"覆盖"玉米秸秆。推广应用结果证明,该项技术费省效宏,应用前景广...
关键词:“玉米/红苕”种植模式 秸秆还田 
渝东山区“薯/玉/苕”旱三熟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农业》2011年第6期16-17,共2页刘少华 
马铃薯、玉米、红苕是旱地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玉米/红苕"套作是旱地主要的栽培模式。研究"薯/玉/苕"旱三熟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旱三熟年产量,对保障渝东山区粮食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薯/玉/苕"旱三熟套作模式的增产机理作了分...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红苕 旱三熟 套作 栽培技术 渝东山区 
玉米秸秆覆盖红苕垄沟还田效应探讨
《南方农业》2008年第4期35-36,共2页陈代武 
1 玉米秸秆覆盖的意义 巫山乡现有旱粮作物面积573hm^2,一般采用麦(或薯)/玉/苕三熟制,玉米收获期在7—8月上旬,正值高温干旱期,多数农户将秸秆集中烧毁或作燃料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使套作在玉米行间的红苕幼苗经不住气温4...
关键词:玉米秸秆覆盖 红苕 垄沟 还田 幼苗生长 旱粮作物 燃料处理 资源浪费 
红苕的科学贮藏技术
《南方农业》2007年第6期46-47,共2页童刚 
  合川是甘薯(红苕)生长的最适宜区,也是重庆地区甘薯生产大区.常年种植夏、秋苕2.67余万hm2,年产鲜苕65万~75万t,其生产规模居全国县级第一位,技术水平居重庆市前列.红苕收后要实行科学贮藏,预防黑斑病(高温引起)、软腐病(低温冻害...
关键词:红苕 甘薯 贮藏形式 
重庆秋红苕抗旱栽培技术要点
《南方农业》2007年第2期84-85,共2页黄世龙 余国东 刘涛 
  红苕是重庆市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温伏旱是重庆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常对夏红苕的生产造成损失甚至绝收.种植秋红苕可以弥补高温伏旱造成的损失,增加农...
关键词:红苕 作垄 水稻收获 重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