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特制

作品数:39被引量:8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宋宪萍郭英刘刚高良谋汤建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理论动态》《经济研究导刊》《天津社会科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货币低估、全球分工与国际价值转移:理论与中国经验数据被引量:3
《世界经济》2021年第5期3-25,共23页赵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JL00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和对策研究”;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科学研究类项目(ZB21BZ0314)“中美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与后疫情时期中国的应对策略”的资助。
本文将货币低估、技术国际差异和资本跨国垄断等国际价值转移机制综合到同一理论框架中,构建了以汇率和非汇率因素构成的国际价值转移模型。研究表明,在后福特制积累体制下,一国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使得不发达国家被动卷入世界货币发...
关键词:国际价值转移 世界货币 后福特制积累体制 资本有机构成 
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对“活劳动”范畴之反思被引量:17
《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40-48,共9页吴静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德勒兹资本批判理论视域下的西方平台资本主义研究”(20BZX011)的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力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生产形式、劳动范式、资本形态以及组织管理方式均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以无人工厂为代表的全新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向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
关键词:活劳动 后福特制 智能化生产 非物质劳动 
美元资本的全球积累方式与中美贸易冲突问题研究被引量:3
《经济学家》2020年第7期30-41,共12页赵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和对策研究”(19CJL002)。
近来贸易差额问题只是引发中美贸易冲突的表面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以知识产权垄断为核心的新积累方式为美国资本带来高利润率的同时,也导致国内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矛盾加剧,缓解国内收入差距扩大产生的压力是美国发起贸易冲突的直...
关键词:知识产权 经常账户 后福特制生产方式 双边协议 
后福特制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一般智力与活劳动——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解读被引量:3
《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第7期10-20,共11页张一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MZD026)的阶段性成果
维尔诺颠倒了德波对景观异化的否定性批判,将景观描述为后福特制资本主义生产中全新的生产工具和一般智力的创造能力的表现。在他看来,后福特制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已经突破了马克思原先关于一般智力必须对象化为物质力量、作为固定资...
关键词:维尔诺 《诸众的语法》 景观 一般智力 不合作 
后福特制时代的阶级和阶级分析——以安德瑞·高兹的阶级理论为例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汤建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批判及其当代中国意义"(10YJC72003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安德瑞.高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12BKS056);南京师范大学"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资本主义进入后福特制时代以来,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各类政策、策略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阶级结构也相应地有了变化。安德瑞·高兹认为,在后福特制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传统的工人阶级正在消亡,新的社会力量正在出现,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重...
关键词:后福特制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理论 阶级分析方法 
作为文明转型标志的文化/创意产业被引量:3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年第1期3-48,共46页单世联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研究”(10BZX078)阶段性成果
从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换来看,文化产业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工业化,也可以理解为产业的文化化,这是两个相互缠绕的过程。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兴起是后工业文明的产物和表征,甚至它就是后工业生产/管理方式的典范。本文以西方工业生产由...
关键词:工业文明 福特制 后福特制 创意产业 
试论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跨国流通组织的劳动关系
《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期39-46,共8页宋宪萍 孙茂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跨国流通企业纵向控制与中国突破路径研究"(项目号:12BJL01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后危机时期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及其反竞争效应研究"(项目号:11YJC790156)的阶段性成果
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与跨国流通组织的全球拓展相伴随的是全球劳动力的分化与整合,不计其数的劳动力被纳入到跨国流通组织的全球空间,跨国流通组织凭借资本权力关系在异质空间的销售与采购,建立了一个结构化的劳动控制网络,形成工人阶...
关键词:后福特制生产方式 跨国流通组织 劳动控制 资本逻辑 
资本主义“功能性整合”与“补偿性消费”批判——安德瑞·高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探微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汤建龙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0YJC7200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kso56)
高兹认为,资本主义为了确保其资本逻辑也即经济理性的扩张,在具体的政治操作层面上采取了功能性整合的策略。这样一种整合是"非自主性"的,超出个体的理解和控制之外的,并将导致社会的分化、理性的分裂、生活和工作的分离以及人的异化。...
关键词:安德瑞·高兹 后福特制 功能性整合 补偿性消费 资本主义批判 
后福特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被引量: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286-291,共6页刘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JL04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型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新的演变趋势。作为具体的生产方式,福特制的基本特征是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对应,而后福特制的特征则是柔性生产与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的对应。与这一生产组织方...
关键词:福特制 后福特制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组织方式的演变与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被引量:3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54-57,共4页刘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列编号:05BJL04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外部经营条件的若干重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出现了一个重要趋势,即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当存在一种生产方式替代另一种生产方式的情况下, 产品竞争本质往往是生产组织方式的竞争,即...
关键词:福特制 后福特制 生产组织方式 竞争优势 企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