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出口综合征

作品数:12被引量:4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启良陈德松顾玉东陈亮劳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山西医学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研究及临床表现被引量:1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第1期60-61,共2页李锦 袁栋材 张俊领 李玉妹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临床表现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胸出口综合征 肌肉萎缩 肱骨内上髁 腕管综合征 
超声波成像技术可用于胸出口综合征的诊断研究
《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第9期28-28,共1页于淑清 
一份来自于美国疼痛学会年会(AAPM)的研究报告指出,超声波成像技术可用以诊断胸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检查速度快,使用方便。
关键词:胸出口综合征 成像技术 超声波 诊断 研究报告 价格低廉 检查速度 
激发的F波有助于胸出口综合征的诊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第3期192-192,共1页郑婵娟(编译) 王培生(校) 
关键词:胸出口综合征 F波 肌电图 
胸出口综合征的澳式手法治疗被引量:1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第8期487-488,共2页谢斌 苏伟 
目的:探讨胸出口综合征的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例胸出口综合征的患者进行C3—7及T1的由后向前按压棘突和由后向前按压横突的手法治疗,配合按摩、超短波、激光或超声治疗,并指导其矫正姿势,肩胛带肌力训练以及在生活、工作中的行为...
关键词:胸出口综合征 澳式手法 治疗 目测类比法 手握力 理疗 
前、中斜角肌起点与臂丛上干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年第3期225-226,共2页方有生 陈德松 顾玉东 
卫生部科研基金
目的:了解前、中斜角肌起点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关系,为临床诊治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及最佳手术方式。方法:25具成人固定尸体标本解剖观察前、中斜角肌起点的解剖特点及其与臂丛上干的关系...
关键词: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臂丛神经 胸出口综合征 解剖 
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年第3期227-228,共2页邵正仁 崔经建 徐达传 
目的:探讨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与臂丛受压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具成人尸体标本,观察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的位置及其与臂丛下干的关系。结果: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出现率为80%,其长度为31.5±1....
关键词:胸出口综合征 中斜角肌 踺性束带 臂丛神经 解剖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被引量:1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年第3期163-165,共3页冯兰芳 富慧谛 潘映辐 仇叶萍 
对31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人及22例健康成人以同样的测试参量进行上肢SEPs测定,其中23例病人进行EMG、NCV检查并综合分析,发现刺激小指皮神经(纯感觉纤维)SEPs,N9峰潜伏期侧间差值病侧较健侧延长(与对照组...
关键词:胸出口综合征 SEPS 电生理诊断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电生理学观察与分析被引量:2
《中华骨科杂志》1994年第7期428-432,共5页廖平川 郑仰林 田丰年 梁炳生 郝清宽 
作者观察了24例(27侧)TOS的EMG、MCV、ML及SEP,根据本症的病损特点制定了一检查方法,并对此方法之测试数据进行了有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认为EMG、SEP对该症的定位诊断起着重要的直接提示作用,而MCV、M...
关键词:胸出口综合征 肌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锁骨下纤维带压迫所致胸廓出口综合征
《自贡医药》1994年第1期4-5,共2页黄迅 王志彬 
关键词:胸出口综合征 锁骨 纤维带压迫 
肩胛背神经卡压(不典型胸廓出口综合征)被引量:30
《中华手外科杂志》1994年第1期28-30,共3页陈德松 顾玉东 劳杰 陈亮 
报告10例20侧肩胛背神经和胸长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34例肩胛背神经卡压的临床病例。解剖观察发现肩胛背神经的起始段常和胸长神经合干,由前内侧向后外侧从中斜角肌中穿过,此处常有腱性组织,和胸长神经分开后,有分支走向肩部和...
关键词:肩胛背神经 胸出口综合征 不典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