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雀斑样痣

作品数:2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航涂平周志瑜杨淑霞陈喜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华西医科大学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皮肤病与性病》《诊断病理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着色性干皮病继发的面部恶性雀斑样痣、恶性黑色素瘤和基底细胞癌1例被引量:1
《皮肤病与性病》2022年第5期418-420,共3页喻光莲 寸玥婷 代子佳 王莹 刘彤云 
云南省皮肤与免疫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2X2019-03-02)。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面部黑褐色斑疹30年,斑片、斑块20年,肿物3月”于2021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半岁时日晒后双侧面部出现红斑,无水疱、糜烂等皮损,逐渐出现散在黑褐色斑疹,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10岁时左面部出现一个...
关键词:左面部 着色性干皮病 恶性黑色素瘤 基底细胞癌 临床资料 恶性雀斑样痣 自觉症状 斑疹 
恶性雀斑样痣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年第1期71-73,共3页孙玮玮 赵肖庆 张黎 笪倩 
恶性雀斑样痣(lentigo maligna,LM),又称Hutchinson黑素性雀斑,于1890年由Hutchinson首次报道。恶性雀斑样痣最常见于老年人曝光部位的皮肤。由于恶性雀斑样痣发病率较低,国内报导仅10余例[1-2],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4例恶性雀斑样痣...
关键词:恶性雀斑样痣 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面子问题”大意不得
《健康生活》2021年第6期62-63,共2页陈晓丽 
长雀斑主要是遗传日晒会加重"理想健康的皮肤看起来润泽细腻无斑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春敏介绍,具体来说,理想健康的皮肤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湿润有光泽、质地细腻、毛孔细小、圆润有弹性、肤色均匀,给人以美感。但受多...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病 扁平疣 基底细胞癌 恶性雀斑样痣 色素斑 日光性黑子 黄褐斑 皮肤科主任 
恶性雀斑样痣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年第5期472-473,共2页刘引引 
恶性雀斑样痣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黑色瘤,在美国,恶性雀斑样痣占全部皮肤恶性黑素瘤的4%,其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常发生于年龄较大者,几乎均见于暴露部位,尤以面部最常见,
关键词:恶性雀斑样痣 黑素瘤 Mohs外科切除术 
当心皮肤的异常表现是癌变信号
《健康生活》2016年第11期32-33,共2页周露 
杨先生退休下来后,觉得时间很多,想到上班时忙于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许多爱好,如钓鱼、拉二胡等等。他想,退休下来了,得好好把自己的爱好重拾回来享受享受。每天约上几个爱好钓鱼的朋友到当地的江边钓鱼,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钓完鱼后几个...
关键词:黑色素瘤 黑素瘤 老年性角化病 杨先 雀斑痣 基底细胞癌 恶性雀斑样痣 皮内痣 局部扩大切除 病理检查 
恶性雀斑样痣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年第9期623-624,623,共2页郑利雄 孙兆军 阳芳 宋彪 房思宁 
患者男,48岁。主诉:右颊部褐色斑7年余,出现红斑伴瘙痒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8年前右颊部米粒大“色素痣”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数月后手术部位出现褐色斑点,逐渐缓慢扩大,无自觉症状,未做任何治疗。1个月前皮损边缘出现红斑,伴轻度瘙...
关键词:恶性雀斑样痣 激光治疗 褐色斑点 体格检查 浅表淋巴结 二氧化碳 手术部位 自觉症状 
Johnson方形切除法治疗恶性雀斑样痣和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陈卫 杨蓉娅 
恶性雀斑样痣(lentigo maligna,LM)也称为哈钦森黑素雀斑,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皮肤癌,最常见于面部。LM有水平生长或原位生长方式,但主要是横向扩展,从而导致直径较大。自40岁起,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70~80岁是发病的...
关键词:恶性雀斑样痣 Johnson 黑素瘤 治疗 切除法 生长缓慢 生长方式 发病率 
面部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一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第10期714-714,共1页刘丽霞 李刚 马国安 王艳 杨永茂 吕敏 
患者女,49岁,冷库工人.因右侧面部黑斑17年,颜色不均4年来我科就诊.患者自述约17年前,右侧面部出现数个米粒至绿豆大小黑斑片,缓慢增大,无自觉症状.4年前黑斑颜色出现不均匀变化.2年前冬季,黑斑处红肿不适,表面脱屑明显,自认为冻伤未治...
关键词:面部黑斑 恶性雀斑样痣 黑素瘤 颜色变化 自觉症状 患者 接触史 疾病史 
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年第7期433-434,共2页万川 艾勇 胡国红 薛玮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3岁。因有侧下颌黑褐色斑6年,出现结节1年于2010年5月6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下颌出现黄豆大的黑褐色斑,缓慢扩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未重视.一直未诊治。1年前黑褐色斑中央出现黑色结节,
关键词:黑素瘤 恶性雀斑样痣 
恶性雀斑样痣和恶性雀斑样黑素瘤的分阶段治疗(附10年临床观察结果)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年第1期62-63,共2页陶灵 
恶性雀斑样痣于1892年首次被Hutchinson描述为长期慢性晒伤后非典型黑素细胞在真皮表皮交界部的过度增生。由于其临床特征不典型,常常影响皮肤科及整形科医师及时诊治。恶性雀斑样黑素瘤由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
关键词:恶性雀斑样痣 黑素瘤 分阶段治疗 临床观察 过度增生 黑素细胞 临床特征 阳光暴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