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粳杂3号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方国成曾庆四李培德武晓智李珍连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技推广》《杂交水稻》《安徽农学通报》《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两系杂交粳稻精量用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23期53-54,共2页李培德 方国成 徐华山 李珍连 武晓智 
用当前在湖北大面积推广的晚稻品种鄂粳杂1号和鄂粳杂3号做精量播种及化学试剂调节试验,结果表明:在秧苗1叶1心喷施多效唑能有效降低苗高,在秧龄30d左右时苗高20 cm左右,这样的苗高则可以应用抛秧。另外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
关键词:多效唑 处理 鄂粳杂3号 鄂粳杂1号 精量用种 
鄂粳杂3号高产栽培技术详解
《农家顾问》2008年第5期30-31,共2页方国成 
鄂粳杂3号为两系杂交晚粳品种,它穗大粒多产量高、子粒饱满结实好、叶绿秆壮株型佳、味美爽口品质优,是湖北省2008年晚稻主导品种。如何实现鄂粳杂3号的丰产丰收?本刊特请育种者、技术负责人,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水稻...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粳杂 湖北省农科院 详解 农业科技创新 晚粳品种 技术负责人 两系杂交 
两系杂交晚粳稻鄂粳杂3号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4
《杂交水稻》2007年第6期39-41,共3页李珍连 郑祖龙 方国成 张顺新 武晓智 曾庆四 李培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6AA201A03)
鄂粳杂3号(N5088S闵/恢128)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稻组合,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定为湖北省水稻主推品种。根据鄂粳杂3号多年多点制种实践并结合双亲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出合理安排父...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 鄂粳杂3号 制种技术 
补种晚粳稻鄂粳杂3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中国农技推广》2007年第9期19-19,共1页涂勇 张梅 刘丰国 黄继武 潘典进 
在江汉平原晚粳稻因天气灾害等原因而推迟播种,抽穗扬花遭受低温冷害的机遇加大,必须跟踪天气状况、采取适当加大播种量,以水调温的水分管理,配方施肥和根外追肥配套栽培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
关键词:补种 鄂粳杂3号 安全齐穗 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3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方国成 曾庆四 卢兴桂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11141);湖北省重点科技项目(2001AA204A)
鄂粳杂3号系以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N5088S为母本,粳型恢复系闵恢12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穗大粒多,穗型半直立,适合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介绍...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 鄂粳杂3号 选育 应用 
鄂粳杂3号
《农家顾问》2004年第6期32-32,共1页
由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91.83千克,比鄂粳杂1号增产3.51%。出糙率84.3%,整精米率60.2%,长宽比1.8,垩白粒率23%。垩白度3.3%,直链淀粉含量17.3%。
关键词:晚稻 鄂粳杂3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两系杂交晚粳鄂粳杂3号
《湖北农业科学》2004年第3期47-47,共1页
关键词:杂交晚粳稻 鄂粳杂3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适宜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