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作品数:29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宋向英张哲李维明张金涛邓艳琴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贵州省计量测试院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魅力中国》《气象科技》《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上海计量测试》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魅力中国》2021年第17期192-195,共4页赵庆岳 
本文对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修正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示值 不确定度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制作》2016年第2X期7-7,共1页王静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具有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优点,在医疗卫生、交通建设、石油化工、食品药品、科研机构行业里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对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关键词:工作用玻璃温度计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不确定度 温度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修正值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5年第10期84-86,共3页张杰 王渝榕 赵庆岳 
本文对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修正值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测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示值 不确定度 
压力式温度计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2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年第5期94-95,共2页周尚熳 
随着检定技术的不断提高,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分析企业常用WTQ-288型的压力式温度计的不确定度评定,文章通过测量80℃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关键词:压力式温度计 不确定度评定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温度修正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期279-279,共1页张玉辉 
1、概述1.1测量依据JJG130-2004《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1.2测量标准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关键词:玻璃液体温度计 测量标准 不确定度评定 温度修正值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检定规程 测量范围 
工作用铜-铜镍热电偶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年第8期83-85,87,共4页谢鹏 
依据JJG 368-2000《工作用铜-铜镍热电偶检定规程》建立数学模型,按照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的步骤,详细分析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工作用铜-铜镍热电偶的测量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给出测量结果分量不确定...
关键词:工作用铜-铜镍热电偶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不确定度 
代替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数字温度计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计量技术》2012年第4期70-72,共3页张海宁 康志茹 耿荣勤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中温测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国际上禁用水银的要求,研究数字温度计代替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作为中温测量的标准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代替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数字温度计校准过程中影响分量的分析,给...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不确定度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露出液柱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计量技术》2010年第12期36-37,共2页张哲 王颖 
为读数方便,实际检定中全浸式温度计不可能将感温液柱全浸插入恒温槽中,必须露出一段液柱,由此会带来一定的测量误差。针对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露出液柱问题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表明温度计在250℃时露出液柱1℃会增加0.02℃的测量误差。
关键词:标准水银温度计 露出液柱 全浸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校准能力验证结果分析被引量:1
《江苏电机工程》2010年第3期48-49,53,共3页邓艳琴 殷鸣 
介绍了国家认可委组织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校准能力验证"计划实施过程,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小误差影响的合理化建议,对提高实验室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校准能力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校准 EN  
数据采集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被引量:2
《科学咨询》2010年第16期72-72,共1页杜文岚 
数据采集器作为各类恒温控制箱的校准装置,其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国家没有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现参照JJF117-2008《温度巡回检测仪》校准规范要求,校准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校准采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作为标准器,与被校仪器传感...
关键词:数据采集器 测量不确定度 示值误差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温度巡回检测仪 校准装置 校准规范 检定规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