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暝

作品数:12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焦晓国齐晓宁宣维健盛承发宋凤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望江县植检植保站邛崃市农村发展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植保》《闽东农业科技》《植物保护》《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使用“福戈”壮苗防虫效果好被引量:2
《四川农业科技》2010年第5期47-47,共1页王贵华 
“福戈”是先正达公司新上市的水稻专用杀虫剂,可以防治水稻二化暝、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多种害虫。为了解实际应用效果,2009年我们分别在秧田期、移栽后、破口前和齐穗期搭配杀菌剂“爱苗”进行了4次施药,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防虫效果 水稻 壮苗 专用杀虫剂 先正达公司 稻纵卷叶螟 二化暝 稻飞虱 
锐劲特:国货谁药能敌?被引量:1
《植物医生》2006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锐劲特 甲氨基阿维菌素 氟虫腈 二化暝 防治 品种 敌百虫 
5%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示范
《江西农业科技》2004年第3期31-31,共1页万桂华 万新民 万美莲 刘方义 
关键词:锐劲特 防治 水稻 二化暝 
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探讨被引量:14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年第4期312-315,318,共5页盛承发 焦晓国 宣维健 齐晓宁 宋凤斌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东北农业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KZCX1-Y -0 7)研究内容
基于 5年调查试验 ,结合国内外有关工作 ,提出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二化螟危害日益严重 ,化学防治成为绿色食品大米生产的首要障碍 ,急需建立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该体系由集成技术和社会组织构成 ,其中技术包括虫情预...
关键词:二化暝 无公害防治 性信息素 吉林 水稻害虫 
沿江地区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测定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第6期928-928,共1页李权生 徐进才 汪朋春 詹李根 黄结桥 计壮志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植保总站共同资助项目
采用高龄幼虫点滴法测定了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和三唑磷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 :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单达高抗水平 ,其LD50 为 2 .690 3 μg/头 ,抗性倍数达 463 .84倍 ,对三唑磷属低抗水平 ,其LD50 为 0 .0 3 99μg/头 ,抗性倍数为 3 .66倍。
关键词:沿江地区 水稻 二化暝 抗药性 
应用“螟施净”防治二化螟的效果试验
《江西农业科技》1999年第6期42-42,共1页李快生 李一汉 李木根 范任根 
关键词:水稻螟虫 二化暝 防治 螟施净 
虫杀安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效果及技术探讨
《昆虫知识》1996年第6期321-323,共3页范仰东 苏立同 董明灶 陈经定 莫小平 
关键词:稻纵卷叶暝 水稻害虫 二化暝 防治 虫杀安 
关于水稻二化螟明显回升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湖北植保》1996年第2期7-7,共1页吴运瑛 
关于水稻二化螟明显回升的原因与防治对策鄂州市公友乡农技站吴运瑛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当地水稻三大蛀食性害虫,常年对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和经济损失。特别是自70年代中期以来,二化螟逐渐取代曾在50年代中期长期处于优势...
关键词:水稻 二化暝 防治 
豫北沿黄稻区二化螟发生规律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1995年第11期12-14,39,共4页薛俊杰 
豫北地区水稻二化螟一年发生2代,为“一代多发型”。越冬代蛾盛期在5月末至6月上旬,一代蛾盛期在 8月中旬。一代幼虫防治运期在秧田期的 6月 9~15日,二代幼虫防治运期在水稻抽穗前后的8月 20~25日。
关键词:二化暝 发生规律 防治 水稻 豫北地区 害虫 
一代二化螟发生量预测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植物保护》1995年第5期20-21,共2页郑宏海 黄裕火 包启彪 蔡春裕 蔡灿 
一代二化螟发生量预测方法的改进郑宏海,黄裕火,包启彪,蔡春裕,蔡灿(浙江省象山县病虫测报站315700)水稻二化螟以第一代为害最重,正确预测这一代的发生量是争取全年主动防治的关键。以往一代二化螟的常规预测以冬后虫口密...
关键词:水稻 二化暝 发生量 预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