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产酸

作品数:150被引量:42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姜岷刘和马江锋韦萍刘嵘明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工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藻酸盐降解菌群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被引量:3
《环境工程学报》2022年第1期245-252,共8页胡之弈 林鸿飞 王帅 王庆霆 戴昆 曾建雄 张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012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10700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567)。
厌氧发酵是实现剩余污泥(WAS)资源化的重要技术,而其中的水解阶段是剩余污泥(WAS)厌氧资源化的限速步骤。WAS中的酸性多糖(藻酸盐和半乳糖醛酸等)能够与水中阳离子形成凝胶类物质,从而维持污泥结构并阻碍微生物的水解。利用藻酸盐为底物...
关键词:藻酸盐降解菌群 剩余污泥 水解效率 酸化效率 短链脂肪酸 
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实现太湖蓝藻泥的减量与资源化被引量:3
《环境工程学报》2020年第5期1376-1384,共9页陆小游 刘宏波 黄芳 董璐 温佳欣 张慧旻 刘和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3-001)。
采用热碱预处理及厌氧发酵技术实现了太湖蓝藻生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结果表明,热碱预处理(T=90℃,pH=12)可以促进蓝藻中的固相有机质溶于液相中,溶解性的化学需氧量(SCOD)、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相比未预处理分别提高了10.3、12.3和4....
关键词:太湖蓝藻 热碱预处理 厌氧发酵产酸 有机物释放 挥发性脂肪酸(VFAs) 
花生粕和淘米水联合发酵产酸的协同效应被引量:2
《环境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465-473,共9页黄定武 方茜 吉诗敏 黄周玥 曾蕴仪 肖英豪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A030313273)
为了研究2种典型有机废物花生粕和淘米水联合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协同效应。根据不同配比设计了6组C/N,采用批式厌氧发酵工艺,考查各组的VFAs产量及组成、pH、氨氮和溶解性糖原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与花生粕空白组和淘米水空白...
关键词:有机废物资源化 联合发酵 协同效应 挥发性脂肪酸 
pH对蛋白类餐厨垃圾发酵产酸的影响被引量:9
《环境工程学报》2018年第10期2929-2934,共6页苑宏英 李琦 杨玉萍 王靖霖 刘润举 
天津城建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10792008);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TJKLAST-2011-11)
为了将蛋白类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用作强化生物除磷过程中的碳源,实现其资源化利用,考察了在35℃条件下,pH的改变对其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起始pH调节为碱性,VFAs的产量显著高于酸性,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VFAs的...
关键词:蛋白类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VFAs 酸碱调节 
工程规模下碱类型对污泥预处理效果及发酵产酸的影响被引量:9
《环境工程学报》2018年第5期1517-1527,共11页张闻多 余雷 刘和 符波 郑志永 刘宏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24B03);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重点项目(JUSRP51633B)
研究了工程规模下3种碱对剩余污泥热碱预处理效果以及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进泥浓度为70 g·L^(-1)时,氢氧化钠的预处理效果要优于混碱(Ca(OH)_2:NaOH=4:1)和过氧化钙,处理后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平均浓度是预...
关键词:剩余污泥 热碱预处理 挥发性脂肪酸 厌氧发酵 
活性污泥吸附联合发酵产酸资源化回收污水碳源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第12期6276-6281,共6页王元元 刘和 符波 王玲 刘宏波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BK2014020607);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项目(第七期专项资金)(JSZC-G2013-191);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SJLX15-0563)
利用活性污泥源头吸附回收污水中的有机碳源,然后进行厌氧发酵产酸,可以改变污水碳源在传统工艺中的迁移与转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本工艺大大提高了有机碳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后续水解释碳成本。在30 min内,活性污泥对污水COD、氨氮和总...
关键词:活性污泥 吸附 解吸 厌氧发酵 挥发性有机酸 
回流比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第8期4529-4533,共5页张成 黄天寅 冯延申 刘锋 
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项目(第六期专项资金)(TH2012202)
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强化生物除磷过程中易于利用的碳源。在影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因素中,回流搅拌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确定最适SRT为10 d后,通过采用控制回流比的方法,研究了剩余污泥在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厌氧发酵的情况。结果表明:...
关键词:剩余污泥 回流比 厌氧发酵 
金属离子强化餐厨垃圾高温厌氧发酵产酸被引量:4
《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第4期2051-2056,共6页王艳琴 张洁 赵晨曦 刘月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211A046)
以经过高温驯化的污泥作为厌氧微生物,以餐厨垃圾作为发酵基质,向发酵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Fe^(2+)、Mg^(2+)和Ni^(2+)进行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Fe^(2+)、Mg^(2+)和Ni^(2+)加入量分别为800、250和0.50 mg/L时,挥发性脂肪酸(VFA)的...
关键词:Fe^(2+) Mg^(2+) Ni^(2+) 餐厨垃圾 高温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不同容积负荷下有机废水发酵产酸和产乙醇特性被引量:3
《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第2期729-734,共6页刘光瑞 马邕文 万金泉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12A032300015);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研究了反应器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不同进水容积负荷(VLR)下,高浓度有机废水发酵时产酸产乙醇特性。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初期,随着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少和进水容积负荷的增加,反应...
关键词:UASB反应器 产酸 乙醇 产氢 两相厌氧 
稻秆负荷与pH对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系统启动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第9期3548-3554,共7页梅翔 陈娟 毕良绣 吴芳芳 夏红艳 张朋 李晨 任丽丽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1-15);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6403010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为探讨稻秆负荷(即稻秆VS/污泥VSS)与发酵pH对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系统启动过程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效果的影响,利用厌氧搅拌罐反应系统考察在不同的稻秆负荷(0.556、0.945、1.334和1.724 g/g)和不同的发酵pH(8.0、9.0和10.0)启动运行条...
关键词:稻秆 负荷 PH 挥发性脂肪酸(VFAs) 半纤维素 纤维素 酸性洗涤木质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