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穗

作品数:561被引量:65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立平张瑞瑞王海洋郭新宇宋凤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玉米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雄穗分枝数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玉米科学》2024年第10期17-22,共6页曲文利 房海悦 张春宵 周小辉 董菁 李淑芳 刘学岩 李晓辉 金峰学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鉴评及创制”(GXGC2024ZD003)。
雄穗分枝数是影响玉米产量及抗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挖掘玉米雄穗分枝数相关基因对玉米品种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IBM22008 Neighbors高密度玉米遗传图谱整合26篇已发表文献中定位的188个玉米雄穗分枝数QTL,采用元...
关键词:玉米 雄穗分枝数 元分析 Meta-QTL 候选基因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雄穗分枝数QTL定位
《玉米科学》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张莹莹 张君 孙海潮 张盼 董文恒 李永江 史丽丽 卢道文 张凤启 庞文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专项(2022ZC05);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201300111100);安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022C01NY013)。
利用PD80和PHJ65组配的包含31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结合在3个单环境条件下的雄穗分枝数表型值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经完备区间作图法在包含8384个SNP标记的连锁图谱上共检测到11个QTLs,分别位于1、2、4、5、7、8染色体上,LO...
关键词:玉米 雄穗分枝数 重组自交系 QTL定位 
玉米雄穗相关性状QTL分析被引量:1
《玉米科学》2022年第2期35-41,50,共8页高晶 李海灵 田然 李新海 王建军 翁建峰 王振华 
以掖478和齐319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CSSLs),分析石家庄、新乡、昌平、顺义4个地点的雄穗主轴长(TL)和雄穗分枝数(TBN)的表型鉴定数据。结果表明,在2个以上环境中共检测到27个雄穗主轴长QTL,分布在1、2、3、4、5、7、8、9和10号染...
关键词:玉米 雄穗主轴长 雄穗分枝数 QTL 
玉米雄穗分枝数主效QTL qTBN7定位分析被引量:5
《玉米科学》2019年第4期79-86,共8页田然 张晓聪 郑雷 李新海 朱汉勇 翁建峰 吕香玲 王宏伟 杜万里 李凤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1103-3)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作为次级作图群体,其遗传背景上仅有1~2个染色体片段来源于供体亲本,是精细定位控制复杂数量性状位点的理想材料。以掖478为遗传背景、齐319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L103为父本,与背景亲本回交并自交构建含95...
关键词:玉米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 雄穗分枝数 精细定位 
玉米雄穗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被引量:6
《玉米科学》2019年第4期1-8,共8页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羊炼 张兴端 
重庆市科委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6shms-ztzx80017,cstc2016shms-ztzx80013)
以短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WZ08X38和长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BS1074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玉米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春...
关键词:玉米 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性轮选遗传修复与高加倍率材料的创制被引量:20
《玉米科学》2016年第4期1-6,共6页才卓 徐国良 任军 代玉仙 于明艳 李淑华 刘小丹 郭琦 王丽娜 张銘堂 
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细胞工程育种”、“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玉米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利用DH技术对先玉335进行连续轮回选择,发现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能力具有极显著的累加遗传效应,这种遗传效应可以获得成倍提高。证明玉米自身遗传系统具有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遗传恢复(修复)能力。用两轮选择所获的DH2系再次杂交组群,再...
关键词:玉米 单倍体加倍 轮回选择 自然修复加倍 
光温敏无雄穗系玉米I17雄穗分化发育研究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15年第3期21-27,共7页丁帅涛 罗红兵 程晓梅 邱博 刘伟华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2012BAD35B01);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NK3069);长沙市科技局重点项目(CK1406002-61)
2014年春季(4月6日)和夏季(7月23日)分别种植光温敏无雄穗玉米系I17,田间观测两种不同播期玉米生长发育特征,并应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雄穗幼穗分化发育时期及特征。结果发现,春季I17玉米雄穗分化发育可明显分为生长锥突起...
关键词:玉米 光温敏 无雄穗系 雄穗分化发育 
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植株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玉米科学》2011年第6期53-57,69,共6页周燕 蔺万煌 萧浪涛 童建华 苏益 罗红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7101);湖南省农业支撑计划项目(2011NK3064);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0B291)
以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I17及其正常系N17植株为试验材料,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与雄穗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的含量,研究植物激素对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植株雄穗发生及其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玉米 光温敏无雄穗系 植物激素 
不同密度下玉米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关系研究被引量:7
《玉米科学》2010年第6期69-72,共4页慈晓科 张世煌 张德贵 李新海 白丽 茹高林 卢振宇 董树亭 李明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1B032;006BAD01A0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
以70年代以来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种为材料,在15 000(低)、45 000(中)、75 000(高)株/hm2密度下,研究不同密度对不同年代杂交种雌雄穗开花期间隔(ASI)、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ASI与产量关系更趋密切。高密度下,...
关键词:玉米 密度 雌雄穗开花期间隔 产量 
玉米雄穗耐热性的遗传特点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玉米科学》2010年第4期7-12,共6页陈朝辉 王守才 王安乐 吴翠翠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80311002-3);山西省农科院青年基金(YQN0704)
以运系05-8等8个玉米自交系为基础材料进行NCⅡ遗传设计,分析16个F1组合雄穗耐热性的遗传方差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对相应5个世代的平均值进行遗传模型的尺度测验。结果表明:玉米雄穗耐热性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不明显。F1...
关键词:玉米 雄穗耐热性 遗传模型 产量性状 相关性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