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烧香

作品数:190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向大为麦永浩张锡杰冰河黄昆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湖北警官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应对方法
《计算机与网络》2020年第12期56-56,共1页张军 
1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正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基于互联网的恶意攻击已由个人的炫技行为升级为有组织的渗透、窃取。从棱镜门到乌克兰核电站;从熊猫烧香到勒索病毒;甚...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勒索病毒 熊猫烧香 网络攻击 恶意攻击 棱镜门 主要隐患 安全威胁 
“熊猫烧香”,打开网络安全潘多拉魔盒
《新民周刊》2019年第37期42-43,共2页周洁 
维护网络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7年9月24日,'熊猫烧香'制造者李俊一审被判刑。这款电脑病毒,传播性极高,除了通过网站带毒感染用户之外,还会在局域网中传播,在极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感染几千台计算机,导致电脑中所有文件图标,都会...
关键词:熊猫烧香 网络安全 潘多拉魔盒 
疯狂传播的全新木马下载器
《电脑爱好者》2019年第1期66-66,共1页重剑 
病毒危害:幽虫病毒危害:在电脑病毒的类型中有一类病毒叫做“木马下载器”,该病毒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入侵系统以后,从特定的服务器下载其他的功能模块到系统中释放,然后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入侵和破坏。前些年非常有名的“熊猫烧香”就...
关键词:下载 木马 传播 入侵系统 “熊猫烧香” 病毒危害 类病毒 电脑病毒 
计算机通信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运用分析
《科技风》2018年第13期73-73,共1页张广法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发展尤为迅速,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通信安全问题频发,在此,急需进行全面化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文章对计算机通信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 “熊猫烧香” 链路加密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 SSL协议 
从Wannacry勒索病毒着手探究局域网内计算机病毒的安全防御策略被引量:9
《保密科学技术》2017年第6期18-21,共4页刘中强 于成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单位建立了自己的内部局域网络(以下简称局域网),近期Wannacry勒索病毒的爆发为什么对这些局域网也有如此大的影响呢?本文将从Wannacry勒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世界杯'病毒等计算机病毒特征着手。
关键词:局域网系统 “熊猫烧香”病毒 Wannacry 计算机病毒 
病毒播报
《电脑爱好者》2017年第4期57-57,共1页重剑 
病毒危害: 我想很多用户都还记得,在很多年前国内出现过一个非常厉害的病毒,叫做“熊猫烧香”。最近又有用户发现,在用户的电脑上面出现类似的图标,难道“熊猫烧香”病毒重出江湖了吗?其实不是,而是因为最近出现了一款全新的敲...
关键词:“熊猫烧香”病毒 多用户 图标 病毒危害 电脑 木马 
如何破解军队手机使用难题
《保密科学技术》2016年第3期66-67,共2页朱波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各种新型手机极大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但科技的进步及随之而来的便利也给部队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挑战。为有效解决部队手机使用难题,可将管理策略从人治转向法治、从发号施令转向循循善诱、从...
关键词:多重标准 上级批准 远程处理 信息保密 使用单位 心理压力 熊猫烧香 常识教育 一只手 检测活动 
黑客也分“黑白帽”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6年第1期22-22,共1页付贵显 
提到使用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人们的脑海里肯定会浮现出“病毒”“黑客”这些字眼。确实,计算机病毒和部分电脑黑客给人类社会带来过巨大损失,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对其“谈虎色变”。1998年,一种名叫CIH的病毒,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到世界各个...
关键词:黑客技术 计算机主板 硬盘数据 电脑黑客 互联网经济 网游大盗 计算机系统 人类社会 熊猫烧香 网站首页 
PDF文件藏乾坤木马也玩云技术
《电脑爱好者》2015年第7期45-45,共1页重剑 
病毒名称:下载者木马 病毒危害:可能有的用户还记得多年前大名鼎鼎的“熊猫烧香”病毒,它其实应该归类为下载者木马,而最近也出现了一款比较有意思的下载者木马。这款木马在成功进入用户的电脑系统以后,首先会抓取本地用户的系统...
关键词:PDF文件 木马 “熊猫烧香”病毒 技术 电脑系统 病毒名称 病毒危害 杀毒软件 
另辟蹊径 后来居上
《电脑爱好者》2015年第3期33-33,共1页
从2008年开始,曾经肆虐桌面平台的病毒淡出人们的视野,趋利的木马开始进入活跃期。木马与破坏性强的传统病毒不同,它与计算机是寄生的关系,它很少会像熊猫烧香那样把用户的电脑搞得面目全非,它喜欢隐秘地窃取用户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桌面平台 熊猫烧香 活跃期 破坏性 计算机 病毒 木马 用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