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责众

作品数:127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田宏杰潘博王立峰崔寒玉刘硕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群体性事件中“法不责众”心理生成动因及治理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桂梦美 邹依格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下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新特征,其中“法不责众”的心理现象已成为我国新型群体性事件发展和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法不责众”心理的形成具有多种因素,在犯罪心理视域下与相对剥夺感、谣言的...
关键词:新型群体性事件 法不责众 协同治理 心理动因 
破解“法不责众”:博弈视角下的运动式治理效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以上海交通大整治实践为例被引量:2
《理论探讨》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郭圣莉 唐秀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县域社会治理任务执行的动员机制研究”(22CSH063)。
运动式治理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治理手段,被认为是中国独特现象,反映了中国国家治理的体制特征和中心任务驱动下的地方治理逻辑。既有研究多将其视为现代国家理性发展不足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科层体制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式...
关键词:运动式治理 公众政策遵从 动态博弈 法不责众 交通大整治 
过年了,这样发钱要不得
《环境》2023年第1期68-69,共2页
节日期间,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易发多发期。党员部要严格遵守党纪法规,坚决克服补偿、特权、从众、侥幸和法不责众等不良心理,绝不能搞变通、耍花样。私设“小金库”悄悄发[案例]2013年至2017年,某区教育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柳某...
关键词:违反规定 副局长 法不责众 小金库 财政资金 津补贴 不良心理 
为官须谨记“四个不能”
《共产党员》2023年第2期26-27,共2页李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不能...
关键词:法不责众 自欺欺人 侥幸心理 参考和借鉴 敬畏 守底线 错误认识 
什么是财富之道
《理财周刊》2022年第11期58-59,共2页李洋 
康帕斯中国总法律顾问赵静华认为,在追求个人财富的时候,有些东西是更值得去追求和信守的。“对法律人而言,追求财富,我注重追求的方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康帕斯中国总法律顾问赵静华说。“以前做律师时,有些大老板总想找能够发现...
关键词:总法律顾问 法不责众 灰色地带 赵静 个人财富 取之有道 律师 
新型群体性事件中“法不责众”心理生成动因及法治对策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1期76-79,共4页程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无直接利益冲突’不同阶段的群体心理及其疏导策略研究”(18BSH116)
“法不责众”心理是我国21世纪之初新型群体性事件“无直接利益冲突”加速形成、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正视“法不责众”心理的客观存在,深刻认识其危害性,才能消除其在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只有解码“...
关键词:无直接利益冲突 法不责众 心理现象 法治对策 
红灯亮起,就是敬畏
《杂文选刊》2022年第5期63-63,共1页筱杨 
红灯亮起,欲望却停不下来;时间也等不起,必须得闯过去!所谓法盲,就是无视并逃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信奉法不责众的人。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我们不但要对这些人严厉惩治,而且更应该注重全民的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两手抓,两手硬”的普法建...
关键词:法不责众 依法治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普法 严厉惩治 两手硬 红灯 两手抓 
攻坚电动车“治理死角”
《汽车与安全》2021年第10期45-45,共1页南辰 
7月12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设置了违规车辆过渡期,过渡期后"老头乐"在北京将无立足之地;8月1日,应急管理部审议通过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提出,电动自行车进楼停放或充电拒...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 四轮车 人民生命安全 电动车 行驶速度 火灾隐患 法不责众 道路交通安全 
法不责众
《民主与法制》2021年第32期64-64,共1页阿紫 
许多人在违规甚至违法的时候,都存有很大的侥幸心理,觉得似乎自己这样做也会有很多别人这样做;而做的人多了,执法部门似乎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法不责众。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并不是法不责众,只是时候未到。
关键词:法不责众 执法部门 侥幸心理 
法不责众吗
《致富天地》2021年第8期56-56,共1页
有媒体报道,去年某驾驶员驾驶货车时遭遇追尾,致使车上的货物散落,并遭附近村民哄抢,造成30万元损失。之所以出现哄抢现象,根源在于村民“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基于“法不责众”的意识,有人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关键词:媒体报道 日常生活 错误认识 违法乱纪 驾驶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