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践

作品数:976被引量:3895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坤轮武树臣刘昕杰汪劲刘晓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安院校法律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法制博览》2019年第35期74-75,共2页曾芳芳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卓越警务人才”培养视域下法律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XJG-14-19-3).
公安院校法律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夯实法律理论基础,提高运用理论的技能,是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从完善案例教学、大力开展诊所式教学、改进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对公安院校法律实践教学...
关键词:公安院校 法律实践教学 改革路径 
针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实践与检视
《法制博览》2019年第23期271-271,共1页陈彦伊 
近年来,违法犯罪分子对于公民的诈骗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例如接到陌生短信、来电以及电子邮件等,其中最为恐怖的是对方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方面还不够完善,进而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实践 检视 
浅析口供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
《法制博览》2018年第34期247-247,共1页陈铭洁 
在法律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背景下,加强口供在司法实践当中的规范程度,是实现法制化目标的重要体现。口供是司法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证据,口供的形式有口头以及书面形式,通过对口供建立相应的制度,发挥口供的积极作用就比较重要。本文主...
关键词:司法实践 口供 法理学 
法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8年第31期293-293,共1页魏文丽 
我国法律制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得到了完善,但若想全面优化法律政策还需加强法律教育内容的创新,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法学人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我国法律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并明确指出了法律实践教...
关键词:法律 实践教学 改革 创新 
论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模式与路径
《法制博览》2018年第5期17-18,共2页张盼盼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多元机制(项目号:201610323065X)
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度发展与民主法治事业的进步,法治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基本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就目前的现状看,我国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重视理...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实践 新型模式 
法律非法学在当代下的实践应用
《法制博览》2017年第20期227-227,共1页马越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的法律人才,高层次法律研究生教育中包括了法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法律硕士学位研究生...
关键词:法律非法学 特点 法律实践 应用 
新公司法资本制度的实践问题
《法制博览》2017年第14期211-211,共1页胡西霞 
我国在2013年《公司法》的修订中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则上取消了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改由股东通过章程自行决定。但是如果公司在设立之初以过于微小的资金作为注册资本,那就可能在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对公...
关键词:法定注册 深石原则 法律实践 
论法律实践中的程序正义问题
《法制博览》2017年第11期108-109,共2页贺军杰 
我国的文化传统长期以来重结果,轻程序,所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直接造成了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笔者尝试分析程序正义的概念以及如何落实程序正义,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并论及两者关系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如...
关键词: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 平衡两个正义冲突 
英国法中的司法理性及其对我国法律实践的启示
《法制博览》2017年第9期134-135,共2页向谦 
中国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已渐渐行至深水区,是继续沿着过去以立法为中心的道路继续前行,还是厚积薄发,转向更为成熟的司法中心阶段,处于十字路口的改革者们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英国法以其独特的司法技术及司法观念闻名于世,文章从英国法...
关键词:立法理性 司法理性 司法过程 法官技艺 
从《币制则例》到《金券条例》——近代币制改革的法律实践
《法制博览》2017年第1期87-88,共2页宋振凌 
由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币制,清末银价的暴涨暴跌造成了币值震荡,导致币制危机。稳定币值的首要挑战建立稳定的货币本位制。清政府颁布的《币制则例》规定了银本位制,但《币制则例》未及实施;北洋时期通过《国币条例》的实施,在中国首次...
关键词:近代货币史 币制改革 货币本位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