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记录

作品数:57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悦华贾陈喜毕中霖王宁方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动物园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畜牧兽医》《Zoological Research》《农家之友》《当代畜禽养殖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访中国的三种攀雀——鸟类建筑大师的神秘生活
《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12期104-119,共16页汪卉 蒋文妮 郑佳 范书财(摄影) 
“攀雀”是攀雀属四种鸟类的统称,在我国分布有其中三种。它们体型小巧、貌不惊人,却是出色的鸟类建筑大师,擅长收集植物的纤维、花絮甚至是羊毛等材料,营造出精巧的袋形悬巢。本文作者和同事们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寻找、观察、研究不同...
关键词:建筑大师 繁殖记录 鸟类 攀雀 神秘 
鄱阳湖救护东方白鹳繁殖新纪录
《野生动物学报》2023年第1期237-238,共2页况绍祥 谢阳志 胡敬华 缪泸君 孙志勇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科研及成果推广专项项目(2020521601)。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为大型湿地水鸟,2021年2月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东方白鹳主要繁殖地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2.3]。近年来,在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如吉林向海、莫莫格和山东黄河三角洲...
关键词:东方白鹳 越冬地 繁殖地 迁徙停歇地 莫莫格 繁殖记录 湿地水鸟 黄河三角洲 
陕西省鸟类分布和繁殖新纪录——海南鳽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年第3期87-89,共3页王超 曾键文 李昌明 刘冬平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CAFYBB2020SY023)。
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是国际濒危物种,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2022年5月19日,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发现1对海南鳽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上繁殖,巢内育有雏鸟3只,初步判断其出壳日期为5月中旬...
关键词:海南鳽 新纪录 繁殖记录 陕西 
云南思茅红头咬鹃繁殖记录
《生物学通报》2022年第2期4-6,共3页王宁 李智宏 徐崇华 
记录了云南思茅太阳河自然保护区2个红头咬鹃巢的繁殖。红头咬鹃的巢位于枯树干侧面的洞中,窝卵数2~3枚。红外相机监测记录显示,雌、雄亲鸟均参与孵卵,雄鸟白天孵卵,时间较短,雌鸟从傍晚至次日上午孵卵,时间较长。雏鸟孵出后,主要由雌...
关键词:红头咬鹃 繁殖 云南 
广东韶关野生鸳鸯繁殖记录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6期960-961,共2页束祖飞 卢李荣 肖治术 王海婴 张强 
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67044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8B030324001,2019A1515011003);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专项(No.2018GDASCX-0107)。
2020年3月14日至6月23日,在广东韶关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附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溪边一静水水面(114°15′21″E,24°43′32″N,海拔340 m),观察到野生鸳鸯(Aix galericulata)雌雄成体各1只及雏鸟3只。期间利用红外相机拍摄...
关键词: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视频影像 广东韶关 红外相机 鸳鸯 
基于Django的马匹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
《微型电脑应用》2021年第4期11-13,36,共4页郭斌 张太红 孟军 李海 翟少华 朱让东 艾柯代·努尔买买堤 张泽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专项项目(2017A01002-5)。
为了提升马场马匹档案、疫病防控记录和繁殖记录等业务的管理能力,构建了基于Django框架的马匹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Python语言和Postgre SQL数据库实现了各马场的马匹档案和繁殖情况的录入与管理、马匹性能的评价、马匹营养配方的分...
关键词:马场管理 DJANGO 档案管理 疾病防控记录 繁殖记录 
东方白鹳:往南方移居被引量:1
《森林与人类》2021年第2期26-33,共8页田秀华 张佰莲 马雪峰 孙劲松(摄影) 
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嫩江中下游地区是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地。近年来,在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陆续发现繁殖巢,在越冬地的繁殖记录也逐渐增加。它们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都有不断南移的趋势。
关键词:东方白鹳 越冬地 繁殖地 繁殖记录 迁徙停歇地 三江平原 黑龙江  
贵州雷公山海南鳽繁殖记录被引量:3
《动物学杂志》2020年第4期513-515,共3页陈继军 李萍 杨宗才 张世玲 李晓海 
环保部贵州雷公山保护区2013年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鹭科(Ardeidae),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文报道了2019年5月至9月海南鳽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干脑村南柳河(26°16′N,108°06′E,海拔771 m)的繁殖情况。海南鳽巢...
关键词:海南鳽 繁殖记录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灰林鸮和北领角鸮在人工巢箱中的繁殖记录
《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8期46-49,共4页王宁 李雨霖 孙霄 张建志 刘彪 杨军 陈晨 
2015-2018年,在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利用人工巢箱招引灰林鸮和北领角鸮繁殖。所制作的2种规格的巢箱,都能招引2种鸮形目鸟类进入繁殖,但在大巢箱中繁殖的更多。4年中,总计有21窝灰林鸮、11窝北领角鸮在巢箱中繁殖。灰林鸮3月上、中旬...
关键词:灰林鸮 北领角鸮 巢箱 北京 
曾被宣布灭绝的彩鹮 首例在中国境内的自然繁殖记录
《环球人文地理》2020年第1期90-97,共8页张永文(文/图) 夏宏伟(图) 关中老狼(图) 范琪(图) 
汉中位于我国候鸟迁徙的中线通道上,作为候鸟迁徙的中转、越冬、繁衍地,这里发现了超过400种鸟类。彩鹮是近年发现的“重量级嘉宾”,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因为栗色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耀金属光泽,色彩斑斓,所以叫做“彩鹮”。上世...
关键词:彩鹮 候鸟迁徙 金属光泽 繁殖记录 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台湾 灭绝 色彩斑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