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

作品数:953被引量:43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方年根周贻谋陈延斌孙迪亮田旭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栏目主持人语:长城文化与丝路文明
《克拉玛依学刊》2024年第6期48-48,共1页王勇 
若要实现国家及政权的持久安全,只用险不修德不行,只修德不用险也不行;只讲仁爱不行,只讲智慧或智巧(所谓“爱智慧”)也不行。长城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既重视用险制塞,也重视修德安民的智慧,这正是“爱的智慧”。李春斌在《饮食团结:...
关键词:栏目主持人 长城文化 文化交融 修德 食材 游牧民 集成型 爱智慧 
《七克》与晚明中西文明互鉴
《读书》2023年第12期65-68,共4页魏京翔 
英敛之先生曾在《万松野人言善录》中说:“野人用心细想生平所见的各书,以修德改过当作性命交关的,莫过于《七克》一种。”《七克》“痛言七罪之丑恶,复盛陈七德之美好”,于劝善修德方面见解颇为深刻,于克罪改过等实践方面论述颇为详细...
关键词:英敛之 修德 道德修养 改过 野人 《七克》 文明互鉴 
复储之争与明景泰朝政治生态——以修德弭灾为视角
《政治思想史》2023年第3期18-34,197,198,共19页余焜 
2021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代君臣修省与政治生态研究”(SK2021A0141)的阶段成果。
正统十四年(1449)北京保卫战结束后,明王朝局势稍安。随着景帝之子的薨逝,以章纶、钟同等为代表的朝臣遂借灾上疏,发起以修德弭灾为主题的复储论争,此间景泰君臣政治态度的分歧凸显。围绕储位问题,朝臣依托传统礼法规范和政治原则对景...
关键词:景泰年间 复储之争 政治生态 修德弭灾 
“修德”与“承天”——汉画像石中的赵世家故事及其意义被引量:3
《美术大观》2022年第3期47-52,共6页岳书棋 朱浒 
历史故事图像是汉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表现赵世家的历史故事主要有《桑下饿人》《狗咬赵盾》《赵氏孤儿》《豫让刺赵襄子》《蔺相如完璧归赵》等。汉画中赵世家正面形象的建构受到多方面影响,《左传》《史记》等经史著作对赵国多采取...
关键词:汉朝 汉画像 汉画故事 赵世家 赵盾 
荀子礼制构建的价值基础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期68-74,共7页许美平 
“礼义”一向是荀子研究的焦点,而作为“礼义”价值基础的“仁义”思想却被长期忽视。近来论者虽已措意于此并有所阐发,却鲜有内在于荀子论证系统的专门探究。荀子的“礼论”明确以自然状态下人群的争夺论证先王制作礼义的必要性;与此...
关键词:荀子 仁义 礼义 自爱修德 爱人利民 
不思修德 终将衰落
《闽南风》2021年第1期50-51,共2页程海 
主父偃乃山东临淄人,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重臣,很有谋略识见和工作魄力,曾推出历史上有名的“推恩令”,为削弱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稳固汉朝统治立下汗马功劳。最终,他却成为被汉武帝拿下的一只“大老虎”,其人生轨迹和官场价值确实...
关键词:推恩令 主父偃 汉武帝时期 中央集权 人生轨迹 汉朝 山东临淄 
郭解修德
《老友》2020年第5期57-57,共1页乔杏 
郭解,字翁伯,西汉轵县(今河南济源)人。他年轻时心狠手辣,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去替朋友报仇,也做了一些不法之事。后来,郭解痛改前非,检点言行,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因此声望很高。
关键词:郭解 修德 洛阳 河南 
春秋时期的尚德思想
《中州学刊》2019年第8期133-137,共5页刘梅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干部政德教育研究专项“《左传》人文精神对构建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教育实践养成的价值研究”(18CZDJ03);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中华民族向来就有德性优先的传统,春秋时期的尚德思想在夏商之后又有其独特特点,人们把德纳入天道、鬼神、卜筮、妖魅这些活动当中,这些事件的应验结果往往还需要根据人们的德行来判断。求吉还需修德是春秋时期尚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春秋时期 修德求吉 《左传》 
惟德是依:春秋時代的新動嚮
《国学》2019年第1期239-253,共15页謝國升 
春秋時代(前770—前476)上承西周之局,下開戰國之世,係中國古代重要的過渡時期。該時期王命衰而霸主興,井田崩而地主起,六經成而諸子出,錢穆稱之為'霸政時期'~①。前輩史家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②,其中先秦時期的'德感文化'~③也越來越...
关键词:修德 九德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北魏至隋唐时期纪年石刻造像风格分析被引量:1
《文物春秋》2019年第3期32-47,F0002,F0003,共18页郑滦明 
曲阳修德寺遗址于1953—1954年出土2200余件北魏至隋唐时期石刻造像,其中有纪年刻铭的计247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今河北博物院。在对河北博物院收藏的28件典型纪年造像作重点介绍的基础上,结合...
关键词:河北曲阳 修德寺遗址 北魏至隋唐时期 纪年石刻造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