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氯量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虞介泽张可佳毛欣炜刘会娟李聪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科技创新导报》《科技通报》《供水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卤甲烷生成势测定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
《城镇供水》2017年第5期57-61,共5页刘宁 李晨 
三卤甲烷是饮用水中加氯消毒的主要副产物,长期饮用含三卤甲烷的水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三卤甲烷生成势是指某一水质在一定的加氯量和反应时间下,能生成三卤甲烷的最大量。针对原有三卤甲烷生成势测定方法步骤复杂,培养周期长,加氯...
关键词:三卤甲烷 生成势 需氯量 
自来水中氯消毒副产物的控制试验
《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28期94-94,96,共2页王蓉燕 
通过水处理工艺中加氯消毒点的模拟试验,对不同加氯点的氯消毒副产物、需氯量进行对比,确定最佳加氯点,以控制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出量。
关键词:氯消毒副产物 三氯甲烷(氯仿) 加氯点 需氯量 
纯培养条件下细菌需氯量和存活性的试验研究
《供水技术》2011年第6期12-15,共4页李荣光 何文杰 韩宏大 孙星凡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0-005)
以埃希氏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作为研究对象,在纯培养条件下考察了自由氯、氯胺和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以及细菌初始浓度对需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灭活率达到99.9%时,两种细菌的需氯量均随初始菌浓度和消毒剂投加量的提高而增大,粪肠球菌的...
关键词:埃希氏大肠杆菌 粪肠球菌 需氯量 存活率 
二氧化氯预氧化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5
《给水排水》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祝丹丹 苏喆 康雅 高红涛 陈志冉 
采用ClO2对微污染黄河水进行预氧化中试研究,结果显示ClO2预氧化处理对黄河水中有机物(CODMn、UV254、TOC)、藻类和亚硝酸盐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水中氮的去除作用与氮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有关;在试验的最佳投加量(1 mg/L)下,副产物的生...
关键词:二氧化氯 预氧化 有机物 藻类 氨氮 需氯量 
水厂出水加氯消毒的加氯量确定被引量:10
《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第2期86-88,92,共4页魏彬 李君 崔营 孙伟利 张永刚 
加氯对控制水厂出水中有害菌群的数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加氯量对控制水厂出水的菌群含量和水厂成本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次氯酸的氧化性强,还可以与水中的一些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为了保证一定的余氯,还需要测定还原性物质的...
关键词:余氯 需氯量 DPD分光光度法 氨氮 折点加氯 
对自来水厂原水需氯量突增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城镇供水》2004年第6期36-37,共2页葛江海 
在自然界的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类化合物等,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复杂体系。它们大多以复杂的形式混合存在,由于工厂的废水、生活污水等排入江河,导致水源中TOC、氨氮增高、高锰酸钾指数超...
关键词:生活污水 废水 氨氮 有机氯化物 原水 有机物 TOC 自来水厂 总氯 余氯 
原水变化对药耗的影响
《西南给排水》2002年第6期7-9,共3页蓝岚 
通过对杭州市制水四公司近几年来原水水质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中药耗情况加以分析、统计,从而总结经验,对在以后的生产中,尤其是在加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浊度 碱度 耗氧量 氨氮 需氯量 需矾量 水质 原水 杭州市 
自来水加氯点及投加量的合理选择被引量:3
《科技通报》2001年第5期59-62,共4页董民强 汪明华 许阳 
以钱塘江水为原水 ,就净水工艺中加氯点不同所对应的消毒效果、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及需氯量进行了模拟、检测和对比 ,取得了实验数据 .实验表明 ,加氯点后移对减少致癌副产物的生成、降低加氯量。
关键词:加氯点 后移 卤代烃 净水工艺 消毒效果 消毒副产物 需氯量 饮水消毒 
浅谈饮用水及生产过程中的饮用水瓶式需氯量试验
《西南给排水》1999年第1期33-36,共4页刘涛 邓小琳 
关键词:饮用水 需氯量 加氯 消毒 
氧化还原势法可有效地控制投氯量
《给水排水技术动态》1997年第3期47-51,共5页姚芳宇 
关键词:氧化还原势法 余氯检测 需氯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