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脑坏死

作品数:78被引量:21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庄洪卿袁智勇潘力沈天真蔡佩武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阴性晚期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完全缓解一例
《华西医学》2024年第12期1997-2000,共4页喻杨 杜奕佳 黄媚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研究孵化项目(2021HXFH055)。
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因“体检发现左肺占位2周”于2020年10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初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1分。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有高血压病史5年,平日口服氨氯地平5 mg 1次/d控制血压。2020年9月25日患者体检发现...
关键词: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脑转移 放射性脑坏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相关放射性脑坏死的诊治研究进展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24年第4期246-250,共5页王镇(综述) 何占彪(校审)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202165);卫生健康发展促进项目(编号:BJHA-CRP-010);衢州市衢江区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编号:BJHA-CRP-010)。
放射性脑坏死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且仍不完全明确,同时在诊断上与肿瘤复发及假性进展鉴别困难,而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迥异,对临床医生提出严峻挑战。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病理机...
关键词:放射性脑坏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贝伐珠单抗 诊断 治疗 
放射性脑坏死与脑转移癌复发的临床鉴别1例报道
《重庆医学》2024年第S01期315-317,共3页沈婷 谢鹏 窦郁 侯小明 乔慧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2022年陇原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2022LQTD24);甘肃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1JR7RA390);甘肃省兰州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科技计划项目(2023-4-17)。
放射性脑坏死(RN)是接受电离辐射后出现的脑部损伤,是脑转移瘤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后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RN可起病于电离辐射后的任何时间,脑转移瘤放疗后RN的1年累计发生率可高达5%~25%,但RN的临床特征与放影像学改变很难与肿...
关键词:脑转移瘤 放射性脑坏死 脑转移癌 电离辐射 影像学改变 脑部损伤 临床鉴别 放疗后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脑坏死诊断的研究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4期262-265,共4页冯海涛 徐涛 刘文阳 孙晨 曹尚超 
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2141ZF344)。
目的分析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诊断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涿州市医院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关键词:脑胶质瘤 放射性脑坏死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风险因素被引量:1
《江西医药》2022年第12期2048-2051,共4页杨军 李玉侠 张梦 刘文玲 王晓 李小瑞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SKJP220200272。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发病的风险因素。方法研究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风险因素。从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加速器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36例(68个靶点)。治疗后运用核磁影像学来复查,由三位核磁诊断医生根据患...
关键词:脑转移瘤 放疗 放射性脑坏死 计划靶区体积 
贝伐珠单抗治疗放射性脑坏死研究进展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2年第8期737-740,共4页韩帅 王文岩 周欢娣 薛晓英 
放射性脑坏死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脑肿瘤以及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的严重晚期、不可逆的并发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贝伐珠单抗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放射性脑坏死的治疗,并确定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生存,但关于最佳治疗时机、方案等...
关键词:放射性脑坏死 贝伐珠单抗 放射疗法 脑肿瘤 
脑转移瘤单次与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后放射性脑坏死发生时间及贝伐珠单抗疗效观察
《浙江临床医学》2022年第7期1045-1046,1049,共3页王峥 周佳 厉民 郑新法 黄素文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22KY570)。
目的观察脑转移瘤单次与分次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后放射性脑坏死(CRN)发生时间及贝伐珠单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R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SRS治疗方式分为2组,其中单次SRS组13例,分次完成SRS组7例,统计各组CRN情况,应用贝伐珠单抗...
关键词:放射性脑坏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脑转移瘤 贝伐珠单抗 
小剂量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放射性脑坏死的疗效被引量:1
《浙江实用医学》2022年第3期219-221,共3页王峥 周佳 厉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2KY570)。
目的比较小剂量(3.5mg/kg)和常规剂量(5mg/kg)贝伐珠单抗在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后放射性脑坏死(CRN)中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甘露醇及激素治疗失败的46例CRN患者,按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21例和常...
关键词:脑转移瘤 放射性脑坏死 贝伐珠单抗 
抗血管药物治疗放射性脑坏死专家共识被引量:4
《中国肺癌杂志》2022年第5期291-294,共4页陈意 王鑫 孙冰 孟茂斌 王恩敏 袁智勇 庄洪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委员会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高水平表达是放射性脑坏死(cerebral radiation necrosis,CRN)发生的重要机制。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VEGF,作用于脑坏死区域周围的血管组织,减轻CRN引起的...
关键词:放射性脑坏死 抗血管生成药物 贝伐珠单抗 专家共识 
安罗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2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第13期930-934,共5页王玉霞 程程 庄洪卿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SRS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抗血管生成药物 立体定向放疗 脑转移 放射性脑坏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