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烧伤

作品数:16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岳凌杨占山潘秀花潘鹏温春泉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社区医师》《安全、健康和环境》《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中国烧伤创疡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放射性烧伤的麻醉处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第12期101-101,共1页王权 
目的:总结放射性烧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术前进行麻醉处理的放射性烧伤患者资料。结论在麻醉过程当中应特殊注意患者要在手术过程中接收多次麻醉,因此麻醉要维持浅麻醉病注意体位的变换。
关键词:放射性烧伤 麻醉 方法 
局部急性放射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评估
《中华烧伤杂志》2012年第6期450-450,共1页王雪(编译) 谢卫国(审校) 
大剂量辐射可引起局部急性放射综合征(LARS),该征又被称为“放射性皮炎”或“放射性烧伤”。LARS损伤多限于皮肤,也可波及肌肉和骨骼。本研究旨在总结LARS的影像学特点,以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对LARS的诊断价值。作者对皮肤和深...
关键词:放射性烧伤 磁共振成像 综合征 评估 急性 LARS 放射损伤 大剂量辐射 
MEBO与SD-Ag乳膏治疗放射性烧伤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1年第4期294-296,共3页赵法军 张向清 沙艳东 张淑琳 
目的多年来人们一直主张采用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或抗菌药物乳剂治疗放射性烧伤,但该方法疗程偏长,有些患者因久治不愈形成慢性溃疡,本研究旨在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与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治疗水疱型放射性烧伤的临床疗效,寻找有效...
关键词:MEBO SD—Ag乳膏 水疱型放射性烧伤 临床研究 
常见的烧伤及临床表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第27期3-3,共1页温春泉 
关键词:火焰烧伤 临床表现 化学性烧伤 接触性烧伤 放射性烧伤 化学物质 组织损伤 致伤因素 
常见的烧伤及临床表现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2期5-5,共1页温春泉 
由于高温物体、化学物质、电能等致伤因素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均属于烧伤范畴。根据造成烧伤的原因,临床上常见的有火焰烧伤、液体烫伤、化学性烧伤、接触性烧伤、电烧伤、放射性烧伤。不同种类的烧伤在临床上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火焰烧伤 临床表现 化学性烧伤 接触性烧伤 放射性烧伤 化学物质 组织损伤 致伤因素 
放射医学临床诊治的起始、发展与展望(二)被引量:3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年第2期238-242,共5页叶根耀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发生是从核武器研制丌始的。美国曼哈顿计划为此作了准备,1946年5月美国LosAlamos科学实验室发生临界事故,有12人受剑γ线和中子照射,其中2人分别于照后9d和24d死亡.1952年内科学年鉴(Ann Int Med)全文报道了其...
关键词:临床诊治 放射医学 急性放射病 放射性烧伤 临界事故 中子照射 内科学 核武器 
VEGF和Ang-1在皮肤创伤和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6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7年第3期219-222,共4页潘秀花 杨占山 杨晶 赵培峰 岳凌 潘鹏 王天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549);国防基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382006013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在皮肤单纯性创伤和放射性烧伤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放射性烧伤的愈合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实验资料。方法在大鼠背侧切开皮肤全层制...
关键词:VEGF ANG-1 创伤愈合 放射性烧伤 血管生成 
中国烧伤现状被引量:5
《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第5期570-572,共3页汪心婷 赵仲堂 
关键词:热力烧伤 ICD-10编码 中国 放射性烧伤 化学物质 组织损害 致伤原因 化学烧伤 烧伤原因 金属液体 
VEGF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被引量:1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章文成 杨占山 
放射性烧伤是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愈合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血管再生,因此对血管再生的调控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调控血管再生和创伤愈合的关键因子,这可能为放射性皮肤烧伤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放射性烧伤 基因治疗 
芦荟的药用
《健身科学》2004年第3期37-37,共1页姜连臣 
芦荟亦称“油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主产于非洲,我国云南元江有野生,南部有栽培,一般于温室内盆栽供观赏。由叶汁浓缩干燥所成的块状物含芦荟苷,水解后产生芦荟大黄蒽苷,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泻下、清热、杀虫,主治小儿疳...
关键词:芦荟苷 药用 多年生草本 百合科 小儿疳积 块状物 云南元江 植物 放射性烧伤 中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