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

作品数:1319被引量:42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山崔雅琼李蒙陈洪兵余剑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索债型非法拘禁罪定性问题之探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4期59-59,67,共2页杨丹旻 杨伊凡 
《刑法》第238条第3款规定了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该款规定是提醒司法工作人员注意的注意规定。因此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进行解释时应依照非法拘禁罪的一般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非是定性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关键要素。但认定债权...
关键词:非法拘禁罪 索债 绑架罪 注意规定 债权债务 
浅析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18期58-59,共2页申中辉 
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不同于一般的非法拘禁犯罪,因其犯罪构成的特殊性,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犯罪、绑架犯罪、抢劫罪及敲诈勒索罪作明确区分。本文以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为出发点,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若干问题进行阐...
关键词:非法拘禁罪 债权 绑架罪 抢劫罪 
关于非法拘禁罪几个问题的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10期293-294,共2页胡骞 
非法拘禁罪是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共同重视与关注的重点罪名,但在有关本罪的一些具体问题上却存在着争议。首先,关于限定说与非限定说之争,本文支持非限定说。其次,只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才能构成非法拘禁罪,如果仅仅只是限制他...
关键词:非限定说 可能自由说 非法限制 非法剥夺 非纯正身份犯 
处理涉黑讨债治安问题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7期185-186,共2页王金晟 沈惠章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29036x)<关于债务纠纷中带黑性质要债人员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及对应方法>的研究成果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市场巨大但资本不足而导致了"三角债"、"多角债"现象层出不穷,经济失信现象大量出现,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经济纠纷,涉黑讨债也随之而来,由此引起的治安问题越来越复杂。在大力推进公安法治建设的今天,涉黑...
关键词:债务纠纷 涉黑讨债 非法拘禁 社会治安 
公诉阶段传销型非法拘禁罪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9期262-263,共2页王群 
近年来,传销活动在沉寂许久后,死灰复燃,与之相伴随的传销型非法拘禁案件频发。当前,在审查起诉工作中,传销型非法拘禁类案件不仅案件数量大,且办案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困难,本文将从传销型非法拘禁罪的案件特点、面临困难出发,提出了解决...
关键词:传销 传销活动 法律实践 
徐某某等五人绑架案——以索要虚构的“债务”为名劫持人质的行为如何评价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2期69-70,共2页魏建 张倩 
在司法实践中,以索要虚构的"债务"为名劫持人质并向家属索要赎金的行为,是应当按绑架罪或者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往往需要结合具体案情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认定绑架罪还是非法拘禁,不应仅以是否存在债务为唯一标准;单方面主张的...
关键词:索要债务 绑架罪 非法拘禁罪 
非法拘禁罪认定的几个问题探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31期291-292,共2页倪宗权 王建成 
近年来非法拘禁犯罪时有发生,并且伴随社会发展多呈现为"索债"型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权利形式。与传统典型意义上的采取绝对捆绑、禁闭等手段完全剥夺被害人人身自由不同的是,被害人往往看似仍有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活动自由,有时也看似...
关键词:非法拘禁 “索债”“自愿” 
从一起案例谈敲诈勒索罪、绑架罪、非法拘禁罪的区别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5期79 81-79,81,共2页陈佳昱 
司法实践中,敲诈勒索罪、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与勒索型绑架罪之间常因界限模糊而发生混淆。敲诈勒索罪与勒索型绑架罪均以勒索他人财物为目的,采取威胁或要挟等手段,迫使被害方交出财物。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与勒索型绑架罪在主观上均以向他...
关键词:敲诈勒索罪 索债型非法拘禁罪 勒索型绑架罪 
非法拘禁罪的司法适用及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4期82-83,共2页王露萍 
本文指出,非法拘禁罪的认定要以对其犯罪构成的分析为基础,立法上的不完善使得司法实践中的罪名认定困惑诸多,突出表现在对非法拘禁时间长短的把握、法律款项间关系的认知上。索债型非法拘禁行为的定位也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非法拘禁 罪名认定 索债型非法拘禁 立法建议 
论“利用余势”临时起意的取财行为的定性——邓某某、文某某抢劫、非法拘禁案案例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19期64-65,共2页李佳妮 
本案被告人非法拘禁并殴打被害人后临时起意,要求被害人交出银行卡及密码,其后取出卡内钱款。被告人的暴力行为并非以排除被害人反抗夺取其财物为目的,因此被告人利用先行为产生的余势,临时起意的取财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值得探讨。本文...
关键词:利用余势 临时起意 取财 抢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