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个性化

作品数:96被引量:13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饶丹欧造杰江玉娇李珺熊昆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王国维“无我之境”与T.S.艾略特“非个性化”之比较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5X期24-25,共2页张蕾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分别对中西文论的发展产生贡献甚大。通过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平行比较,在分析二者可比性的基础之上,探讨这两种理论所存在的差异性,以实现中西诗学的一次平等对话,在中西文艺交流中,突显具有...
关键词:王国维 “无我之境” 艾略特 “非个性化” 平行研究 
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7X期12-12,14,共2页张红霞 郑玲 
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有名的讽刺长诗,艾略特在创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时采用了类似拉福格的嘲讽技巧和"非个性化"诗歌理论,借此开创了英美现代诗风。
关键词:艾略特 《情歌》 反讽 非个性化 
浅析《荒原》的形式与内容的“非个性化”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5期29-29,共1页凌芝 
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他早年提出的"非个人化"理论,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其大的影响。它的基本内容是:生活与艺术不能等同,它们之间有无法逾越的界限,作家的个人感情经验必须经过非个人化的过程,...
关键词:非个人化 形式 宗教 女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