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相液体

作品数:91被引量:36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汉乐吴吉春施小清徐红霞周启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膜界面探测技术在石化场地污染精细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4年第11期26-33,共8页杨帅 张树才 谢谚 姚猛 王昕喆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322100),石化场地特征污染物迁移扩散及反应性阻隔材料研究。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发展,部分石化企业面临原辅材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精确刻画出污染物和赋存介质的空间分布是开展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关键环节。通过使用膜界面探测技术,对某在役石化企业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精细刻画...
关键词:石化场地 污染精细调查 膜界面探测 非水相液体 污染防控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重质非水相液体氧化修复机理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8期4530-4538,共9页王泽君 杨志兵 胡冉 陈益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7203,42377066)。
为揭示重非水相污染物(DNAPL)氧化修复中多相渗流−化学反应−相演变耦合过程的物理化学机理,利用新兴的微流控技术开展了高锰酸钾(KMnO_(4))氧化修复三氯乙烯(TCE)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浓度3g/L以上的KMnO_(4)氧化TCE时,二氧化锰(MnO_(2))...
关键词:非水相液体 氧化修复 多相渗流 三氯乙烯 微流控 
地下水低渗透区重非水相液体(DNAPL)的增渗增移技术综述被引量:1
《材料导报》2024年第6期240-247,共8页黄霄伊 代朝猛 游学极 李思 童汪凯 李继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14900);上海市扬帆计划(22YF145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175,52270164)。
重非水相液体(DNAPL)是一种物化性质稳定且毒性较强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极大威胁。由于其密度较大、穿透性强,DNAPL渗入地下后易在低渗透区积聚,形成长期污染源。低渗透区流速慢、传质难的特点使得常用地下水污染修...
关键词:重非水相液体(DNAPL) 低渗透区 增渗增移 表面活性剂 电动 
基于碳排放的石化场地气相自然衰减定量研究被引量:1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2期1064-1070,共7页关俊杰 熊峰 蒋雨 乔建平 马志远 黄杰锐 万雨若 李正芳 林梦源 包育文 闫京瑞 费文博 马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878332,4217704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462022QNXZ006,2462022YXZZ011)。
使用动态通量箱法测量CO_(2)通量,对某石化场地污染源区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自然衰减速率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在污染区10万m^(2)的面积内,石油烃生物降解产生的CO_(2)空间平均通量为0.59μmol/(m^(2)·s),对应的LNAPL自然衰减速...
关键词:污染场地 轻非水相液体 石油 自然衰减速率 二氧化碳通量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的低渗黏土中轻非水相液体运移规律探索被引量:2
《环境工程学报》2024年第1期261-269,共9页郭银河 章定文 祁妍敏 林文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80810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KYCX23_0288)。
为了实时掌握轻非水相液体(LNAPL)泄漏后在黏土中的动态分布及入渗时的运移规律,进行了室内模型箱实验,由上至下设置均一含水土层及含毛细水土层,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对土体的电阻率变化进行监测,获得了加注过程中及加注结束后LNAPL...
关键词:黏土 轻非水相液体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 运移规律 
饱和砂土中DNAPL污染物迁移过程及数值模拟被引量:4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1期386-395,共10页肖鹏 刘汉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7192);第三期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项目。
基于物理砂箱实验所获参数,运用数值模拟Petrasim程序模拟DNAPL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探究DNAPL在重力和毛细力共同作用下的迁移行为与迁移路径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⑴DNAPL污染物入渗前期主要受重力影响呈“液滴”状垂...
关键词:重非水相液体 污染物分布 数值模拟 饱和砂土 
电磁剖面法在污染物探测及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城市地质》2023年第4期107-112,共6页李金伟 崔亚彤 
近年来,伴随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的调整,一些受到污染的土地被重新开发利用,污染物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现阶段污染物调查工作中常采用有损的、侵入式的挖掘和钻探方法,调查结果为散点状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常见的污染物主要分为重金属...
关键词:电导率 污染物 重非水相液体 工程物探 环境治理 
碳酸盐岩石裂隙中DNAPL污染物迁移过程的电阻率成像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3年第6期2704-2713,共10页李奔 刘汉乐 李培华 程锡治 王清 黄仕龙 刘新宇 金明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719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AA198233);第三期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联合资助。
重非水相液体(DNAPL)是污染地下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研究DNAPL污染物在裂隙岩石介质中的迁移特征,本试验选用有“人”字形裂隙的碳酸盐岩石为样品,利用电阻率成像法(ERT)监测岩石裂隙介质中DNAPL迁移过程.结果表明:(1)ERT对裂隙...
关键词:岩石裂隙 重非水相液体 电阻率成像法 两相流 
考虑生物降解的含水层苯酚自然衰减的数值模拟研究
《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第4期37-46,共10页胡立堂 田蕾 王岽 黄诗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基金项目(U21672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委托项目(33650000-21-ZC0607-0007)。
监测自然衰减(MNA)是一种应用较广的经济有效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而非水相液体(NAPL)在非均质地层中的运移过程是自然衰减效果评估的重要内容。为了准确刻画多相流体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生物降解过程,以我国北方某典型苯酚污染...
关键词:非水相液体 监测自然衰减 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土壤-地下水系统 
基于竖管法的轻非水相液体毛细上升特性研究被引量: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3年第4期105-114,共10页李志萍 刘宇 赵贵章 周汇 刘少康 刘文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60,41972261);第十四届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NCWUYC-2023038)。
被称为“工业血液”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及其衍生物在开采、生产、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常见的污染物,目前诸多学者对LNAPL污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LNAPL在土壤中的迁移及毛细作用研究尚不充分。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室...
关键词:轻非水相液体 竖管直径 毛细上升高度 毛细上升速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