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虱

作品数:6533被引量:9257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晓平傅强黄凤宽方继朝吕仲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致死剂量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被引量:10
《植物保护学报》2017年第4期679-686,共8页徐鹿 赵春青 徐德进 徐广春 许小龙 顾中言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05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2-5);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5)1002)
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评估其抗药性风险,采用点滴法、酶活力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了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的毒性及对其细胞色素P450酶活力和P450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灰飞虱 氟啶虫胺腈 亚致死剂量 细胞色素P450 基因表达 
人工饲养不同世代灰飞虱群体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比较被引量:2
《植物病理学报》2017年第4期551-557,共7页杨菲 张爱红 闫冲 孟凡思 霍良占 邸垫平 苗洪芹 王锡锋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OF2016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4-08)
为明确人工饲养对灰飞虱传毒能力的影响,本文利用人工饲养至第55代、23代和8代的3个无毒灰飞虱群体,研究灰飞虱携带和传播RBSDV能力的差异。每个群体经饲毒、度过循回期后,选择雌、雄成虫各50头,单头单苗接种1叶1心期健康玉米。接种4 d...
关键词:灰飞虱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人工饲养 带毒 传毒 
白背飞虱可能与吡蚜酮抗性相关的蛋白质组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22-25,共4页凌善锋 肖汉祥 简清梅 Nhuan P.Nghiem 张润杰 李燕芳 
湖北省教育厅省属高校青年教师出国留学项目(鄂教外函[2014]59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BAD19B07;2012BAD19B03);荆楚理工学院引进博士科研启动经费(2013BK05)
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了白背飞虱吡蚜酮抗性相关的蛋白质。在所有的蛋白点中,22个蛋白点被PMF成功识别。这些蛋白点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细胞功能,主要包括:(1)碳水化合物转运和新陈代谢;(2)蛋白质新陈代谢和分子伴侣;(3)能量的产生...
关键词:白背飞虱 吡蚜酮抗性 双向电泳 质谱 
灰飞虱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氟啶虫胺腈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被引量:1
《昆虫学报》2017年第3期264-273,共10页徐鹿 赵春青 徐德进 徐广春 许小龙 张亚楠 韩召军 顾中言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505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4B12-5);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5)1004);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IMCDP201603)
【目的】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 receptor,ERR)是一类依赖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能感受外源物质胁迫调控靶基因的转录,参与外源物质的代谢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ERR基因,分析其序列和在氟啶虫...
关键词:灰飞虱 雌激素相关受体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氟啶虫胺腈 
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稻田褐飞虱及黑肩绿盲蝽迁入及迁出的影响——湖南省益阳市个例分析被引量: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第1期86-94,共9页李超 刘洋 陈恺林 何洋 杨坚 汤文光 周学其 张玉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3BAD07B1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503118)资助~~
黑肩绿盲蝽是褐飞虱的重要天敌之一,且具有明显伴迁现象。研究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稻田褐飞虱及黑肩绿盲蝽的迁入及迁出,可为优质晚稻田褐飞虱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本试验设置半隔离与全隔离两种隔离方式,研究长期灌溉、湿润灌...
关键词:灌溉方式 晚稻 褐飞虱 黑肩绿盲蝽 迁入 迁出 
绿僵菌及其与dsRNA混合使用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环境昆虫学报》2016年第6期1071-1077,共7页潘春艳 蔡尤俊 李腾超 张文庆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913021075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2BAD19B03)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我国重要的迁飞性水稻害虫,本文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及其与dsRNA混合使用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绿僵菌悬浮液1.6×108孢子/m L至8×106孢子/m L对褐飞虱2龄、4龄和成虫进行喷药,发...
关键词:绿僵菌 褐飞虱 防治效果 DSRNA 
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被引量:3
《环境昆虫学报》2016年第6期1084-1089,共6页程正新 黄所生 吴碧球 黄凤宽 韦素美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合14125007-2-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AA139055;2015GXNSFAA139054);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6YM51)
为进一步了解抗虫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机制,运用标准苗期群体鉴定法、蜜露测定法等方法,研究了8个不同抗性水平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品种IR54751-2-34-10-6-2、MR153...
关键词:白背飞虱 抗虫品种 取食 产卵选择性 抗性机制 
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第12期2840-2844,共5页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合14125007-2-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AA139055;2015GXNSFAA139054);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16YM51)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白背飞虱 获毒效率 传毒效率 
不同温度下毒死蜱和噻嗪酮对褐飞虱的毒力作用被引量:4
《环境昆虫学报》2016年第6期1099-1105,共7页杨亚军 王保菊 徐红星 郑许松 吕仲贤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D19D03);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15C02014)
为了明确温度对杀虫剂毒杀作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22℃、25℃、28℃、31℃和34℃)下毒死蜱和噻嗪酮对褐飞虱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在不同温度下对褐飞虱的毒力变化与噻嗪酮有所不同。处理时间相同时毒死蜱的LC50随温度...
关键词:褐飞虱 温度 毒死蜱 噻嗪酮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环境昆虫学报》2016年第6期1121-1133,共13页吴碧球 李成 孙祖雄 黄所生 周君雷 黄凤宽 凌炎 蒋显斌 黄芊 龙丽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369,3156051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合14125007-2-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AA139054);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4-045-50-ST-06);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5JZ46)
为探明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分别就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等因子对不同抗褐飞虱水稻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R56...
关键词:苗龄 光照强度 施氮量 抗虫水稻 防御酶 褐飞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