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稳定塘

作品数:11被引量:6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钱易范晓军王庆生张国宁李捍东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黑龙江环境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势复合菌群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新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0
《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第5期14-16,共3页李捍东 王庆生 张国宁 刘鸿亮 梁近光 钟阳 
利用有效微生物 (EM )对广西南宁某污水塘进行了水体净化试验 ,在考察污染水体pH、水温等环境因素对EM影响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研究了EM技术对池塘水体各项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各项污染指标已达到GB1 2 94 1 -91景观...
关键词:优势复合菌群 EM技术 废水稳定塘 城市 生活污水 
废水稳定塘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环境卫生工程》1998年第3期115-117,122,共4页陶涛 
针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水量特点,通过工程实例评价,对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废水稳定塘的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推荐工艺和设计运行参数。
关键词:渗滤液 稳定塘设计 废物处理 垃圾填埋场 
坦桑尼亚废水稳定塘的中试研究
《环保科技情报》1994年第5期4-11,共8页Yhdego,M 廖鸿芳 
关键词:废水处理 废水稳定塘 物理化学 细菌 参数 
在废水稳定塘中pH值对杀灭粪大肠杆菌的影响
《环保科技情报》1994年第5期2-3,共2页Fern.,A 刘锦 
关键词:废水稳定塘 PH值 粪便 大肠杆菌 废水处理 
废水稳定塘底泥蓄积规律的分析被引量:4
《环境科学》1992年第4期24-26,共3页范晓军 钱易 
通过对底泥来源及组成的分析,认为底泥由可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两部分组成,并对每部分的蓄积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稳定塘底泥蓄积公式。根据该公式可得出:①底泥中不可生物降解部分的蓄积与塘运行时间成正...
关键词:稳定塘 底泥 厌氧分解 
废水稳定塘串联组合系统在冲击负荷下的试验与数学模拟被引量:1
《环境科学研究》1992年第1期1-5,共5页李平 李献文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稳定塘串联系统较之单塘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建立了描述稳定塘串联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计算机对有机物浓度冲击负荷和流量冲击负荷下的串联组合系统进行模拟,验证并发展了室内试验的结论:...
关键词:稳定塘 串联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生物稳定塘水流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学报》1991年第1期17-24,共8页文湘华 钱易 
对生物稳定塘水流特征的研究方法及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对方形塘、廊道形塘及多级塘的水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速是影响塘水流特征的重要因素;为改善塘水流特征而加设导流隔板的数目是一个可优化参数...
关键词:废水稳定塘 水流特征 生物稳定塘 
附着生长废水稳定塘(AGWSP)处理的数学模式
《环境科学与管理》1991年第1期57-60,共4页赵庆良 关永才 
引言所谓附着生长废水稳定塘(AGWS—P)就是在废水稳定塘(WSP)内填置人工制造的附着生长介质,使之成为细菌及藻类等微生物的栖息场所,从而增加塘内微生物总量,以提高 WSP 的净化功能。笔者曾经介绍了 AGWSP 的性能(参见本刊1990年第...
关键词:稳定塘 AGWSP 除有机物 净化功能 氨氮浓度 生长介质 微生物总量 栖息场所 完全混合 去除性能 
附着生长废水稳定塘(AGWSP)的性能被引量:1
《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0年第2期32-38,共7页赵庆良 关永才 
本论述了AGWSP在净化污水中的作用,着重阐述了它去除有机物、氨氮及重金属的性能,并指出AGWSP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低耗、节能、效果较佳的污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AGWSP 污水净化 废水稳定塘 性能 
废水稳定塘处理过程的基本理论
《黑龙江环境通报》1989年第3期2-6,11,共6页杨松滨 
了解废水稳定塘处理过程的基本理论,对于废水稳定塘设计和运行是很重要的,本文拟从生物学,生物化学的相互影响和控制废水稳定塘生化反应的因素三个方面来简述废水稳定塘处理过程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稳定塘 处理过程 光合细菌 紫硫菌 产碱杆菌属 好氧塘 兼性塘 溶解氧浓度 无色菌属 生化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