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平原

作品数:15被引量:7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金池胡海波黄夏银万福绪孙国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林业科学研究》《江苏农业学报》《蚕桑茶叶通讯》《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SBE法的徐淮平原农田林网美景度评价被引量:2
《江苏林业科技》2018年第6期16-18,43,共4页万欣 王磊 江浩 何冬梅 王火 祝亚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消减PM2.5的农田林网树种筛选与配置模式研究"(CX(17)3055)和"苏北杨树农田林网更新改造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CX(18)203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浙江及江苏区域城镇景观林综合保健功能评价利用技术示范"(2015BAD07B06)
为探讨平原农田林网景观效益评价技术,以徐州沛县鹿楼镇为示范点,在该区域内有9种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运用SBE美景度评估法对不同配置模式下的农田林网美景度进行分析测算,并对SBE值和6种景观要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9种配置模式...
关键词:植物配置模式 美景度 农田林网 SBE 徐淮平原 江苏 
江苏徐淮平原农田林网防风效果初探
《江苏林业科技》2017年第6期32-35,共4页王磊 万欣 江浩 何冬梅 王火 祝亚云 
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杨树农田林网更新改造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LYSX[2015]04);江苏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能力提升项目"江苏杨树农田林网更新改造及效益监测评价技术"子课题"农田林网效益监测及评价技术研究"(BM2015021-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消减PM2.5的农田林网树种筛选与配置模式研究"(CX(17)3055)
防风效益是防护林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效益。该研究通过分析徐淮平原的典型区域宿迁泗洪县陈圩林场近1 a内的风速实时监测数据,比较研究该农田林网新造林的防风效果。结果表明:新造林具有一定的防风效果。在背风面的1 H(树高)—20 H内,...
关键词:农田林网 防风效果 风速 频数分布 徐淮平原 
涟水县农产品市场流通现状分析
《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16期38-38,75,共2页樊玉洋 蔡宇丽 
涟水县地处徐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古黄河与六塘河之间。东邻滨海、阜宁、响水,西接淮阴、沐阳,南与楚州接壤,北连灌南。全县总面积16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7.9万亩。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区,其干湿、冷暖年际变化较大,气...
关键词:涟水县 农产品市场 流通现状 耕地面积 徐淮平原 淮河下游 年际变化 环流影响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对小麦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被引量:4
《江苏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691-695,共5页赵忠宝 万福绪 刘奕琳 张维玲 
国家科技三项费用资助项目(011010078)
在距林带0.1H、0.4H、0.7H、1.0H、1.5H、2.0H(H为树高)处,采用L-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不同生育期小麦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探讨林带对小麦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带对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花期和灌浆期...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 光合生理生态 净光合速率 光抑制现象 
石灰性土壤桑园施用单一微肥效果初探
《蚕桑茶叶通讯》2007年第5期6-7,共2页刘化英 杨发祥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 肥效 施用 桑园 黄河夺淮 徐淮平原 淮河下游 母质发育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的重建与调控增益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68-68,共1页程深潭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体系 徐淮平原 通过验收 技术 调控 重建 国家林业局 资源与环境 试验示范区 研究项目 林业生态 社会经济 试验推广 铜山县 新沂市 森林 
徐淮平原杨树农田防护林的成熟龄与更新龄被引量: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46-50,共5页邱治军 胡海波 
江苏省科技基础应用项目(BJ99029)
调查了江苏省铜山县大庙镇和新沂市邵店镇的23个杨树农田防护林标准地,分别研究了不同生长类型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成熟龄、数量成熟龄以及经济成熟龄,确定了不同生长类型的更新龄。结果表明:生长类型 I的数量成熟龄、经济成熟龄和更新龄...
关键词:杨树 农田防护林 成熟龄 更新龄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杨树树干液流研究被引量:19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第4期21-25,36,共6页张金池 黄夏银 鲁小珍 
"十五"攻关课题"徐淮平原持续高效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研究与示范"内容的一部分 (2 0 0 2BA5 16A170 3)
为了揭示农田防护林带对附近农作物产生的胁地机制 ,为农田防护林带的树种配置和制定克服胁地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用热脉冲技术 ,采用ICT 2 0 0 0TE树干液流测定系统 ,研究 8年生NL 80 10 5杨和 11年生I 6 9杨生长盛期树干液流的特点...
关键词:I-69杨 树干液流 农田防护林带 胁地 杨树 耗水强度 热脉冲技术 平原 流通量 机制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系统土壤水分动态被引量:4
《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王智 薛建辉 张金池 
对小麦不同物候期农田防护林系统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物候期田间平均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幼苗期>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幼苗期和返青期杨树防护林对小麦的胁地影响不大,灌浆期是农田防护林与小麦争夺水分最为激烈...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 土壤含水量 物候期 动态变化 徐淮平原 
徐淮平原杨树林带的胁地规律被引量:1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67-71,共5页孙国吉 张金池 王智 黄夏银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2BA516A17-03)
对徐淮平原杨树林带胁地段内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内的小麦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减产区、平产区和增产区。林带侧0.4H(H为林带平均高度)范围内为减产区,0.7H左右为平产区,0.7H以外为增产区;林带对其北侧和西侧小...
关键词:徐淮平原 杨树林带 胁地规律 小麦 产量 变化规律 生长发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