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优质技术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北朝赵学杏刘波陈建宁孙广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科学院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济宁市林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科技》《农村新技术》《安徽农学通报》《中国果菜》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桑蚕防病丰产优质技术被引量:1
《农村新技术》2019年第6期71-71,共1页
桑蚕的病害很多,在全国各个养蚕地区,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蚕病发生,直接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如何防控病害、保证蚕茧丰收和提高蚕茧的质量,请看视频详细介绍。
关键词:病害 蚕茧 丰产 技术 质量 蚕病 影响 
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集成与示范
《安徽科技》2011年第C00期52-55,共4页
淮北地区是我国北纬33°小麦产业带的重要部分,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近年淮北地区旱茬小麦面积保持在2100万亩左右。该区生态条件适宜,旱作茬口,产量较高,是安徽省小麦主攻高产和优质的地区。
关键词:淮北地区 丰产优质 小麦 技术集成 旱作 示范 生态条件 安徽省 
沿淮地区单季中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安徽科技》2011年第C00期36-38,共3页
沿淮地区是安徽省水稻主产区之一,包括蚌埠、淮南、阜阳、六安等4市的怀远、五河、凤阳、凤台、潘集、颍上、阜南、蒙城、利辛、寿县、霍邱等11个县(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700万亩,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20%左右。该区是发展优质...
关键词:沿淮地区 技术集成 丰产优质 单季中稻 水稻种植面积 示范 播种面积 优质粳稻 
“江淮中部地区(居巢)单季中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主持人——胡鹏
《安徽科技》2011年第C00期60-61,共2页
胡鹏,居巢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农艺师,中共党员。“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作为“江淮中部地区(居巢)单季中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主持人.胡鹏同志紧紧围绕计划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丰产优质 技术集成 单季中稻 中部地区 居巢区 主持人 示范 江淮 
“江淮东部地区(全椒)单季中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主持人——葛道林
《安徽科技》2011年第C00期62-62,共1页
葛道林,安徽省全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自198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葛道林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种植业技术推广方面业务素质强、工作作风扎实,曾30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表彰和奖励,2008年获得全国...
关键词:技术集成 丰产优质 单季中稻 东部地区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持人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示范 
双季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的实践和探索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4期106-109,共4页赵学杏 康启忠 叶北朝 
本课题受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资助
自2005年以来,池州市贵池区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江江南双季稻丰产优质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贵池区针对双季稻生产上存在的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不配套和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以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
关键词:沿江江南 双季稻 丰产优质技术 集成 研究与示范 
银杏大面积种植丰产优质技术
《中国果菜》2002年第4期17-17,共1页冯洪新 孙广明 商桂兰 陈建宁 
银杏是集用材、干果、绿化、观赏、药用和科研多种价值于一身的优良树种,九十年代初我市乃至全国出现了种植银杏热.为保护群众银杏发展的积极性,我们根据不同用途,引进佛手,郯城5号、9号,马铃类的铁富2号、3号,龙眼类新村9号等新品种,...
关键词:银杏 大面积种植 丰产优质技术 栽培模式 
狼尾草丰产优质技术的研究 Ⅲ周年供应模式的探讨
《四川草原》1993年第2期19-22,共4页叶福钧 
紫狼尾草(Pennisetun purpureum)原产热带非洲,它是多年生丛生禾草。经我所引进试种:1987~1992六年平均产草量(FW)达12909(8681~17380)kg/亩,粗蛋白(CP)亩产200kg以上;但是它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关键词:狼尾草 高产 优质 栽培 
狼尾草丰产优质技术的研究 Ⅱ不同刈割高度对产草量与粗蛋白产量的效应
《四川草原》1993年第1期23-27,共5页叶福钧 
紫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原产非洲。它是多年生高大丛生禾草。据近五年试种,高度>3.5m,单株分蘖10~50个,再生力强(年割3~7次),耐高温抗旱力较强,平均产草量达206.1(143.1 ~260.7)t/ha。目前生产上主要问题是提高饲草品质,若...
关键词:狼尾草 刈割高度 产量 粗蛋白 
狼尾草丰产优质技术的研究——Ⅰ不同氮量对紫狼尾草产量与粗蛋白的效应
《四川草原》1992年第4期10-14,共5页叶福钧 
经1989~91三年研究,不同N量的FW分别为160.5、145.8、114.9与106.5t/ha,y=100.6+0.186x;CP产量分别达3.51、3.06、2.30与2.05t/ha,y=1.89+0.00496x;不同季节的CGR分别为10.78、14.04与5.62g/m^2·d,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46.66)。据现有...
关键词:狼尾草 栽培 氮肥 产量 粗蛋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