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型

作品数:408被引量:106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阙庆辉邓可斌韩洪刚单海军侯江红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针灸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拔罐时间对治疗风寒型感冒初起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针灸》2011年第4期357-359,共3页叶险峰 张会芳 庞智文 
目的:观察不同拔罐时间对治疗风寒型感冒初起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60例风寒型感冒初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30例,均采用闪火法于大椎、风门、肺俞、心俞、膈俞等穴拔罐,观察l组留罐25~30min,观察2组留罐15min,...
关键词:拔罐 时间因素 感冒 风寒型 
循经辨证论治肩周炎170例被引量:6
《中国针灸》2009年第S1期27-28,共2页李伟广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性反应,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尤以女性多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中医属"痹症"范畴。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循经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肩周炎170例,
关键词:肩周炎 辨证论治 肩关节疼痛 循经针刺 炎性反应 气血虚弱型 温针灸 走罐 软组织 风寒型 
提捏华佗夹脊穴为主治疗感冒52例被引量:1
《中国针灸》2004年第z1期43-44,共2页王建萍 黄鹏根 李红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伤寒""温病"范畴,多因体虚劳倦,外感风邪所致,临床上一般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提捏华佗夹脊穴为主治疗此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华佗夹脊穴 夹脊穴 背俞 风寒型 感冒 风府穴 颈项部穴位 
滞针法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中国针灸》2000年第S1期136-137,共2页冯玲媚 
笔者采用滞针法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计80例,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40岁以上30例;40岁以下的50例;病程最短的1天,最长的8年。2 治疗方法2.1 辨证分型(1)风寒痹阻型:患...
关键词:滞针法 面神经麻痹 临床观察 辨证分型 治疗方法 寒痹 治疗效果 风热型 风寒型 关冲穴 
针刺拔罐并用治疗感冒
《中国针灸》1999年第S1期129-130,共2页孟桂月 李静 
早在《内经》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实践,采用针灸拔罐并用治疗感冒8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8例患者中,男53例,女3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34岁;病程1~3天33例,3天以上55例。风寒...
关键词:治疗感冒 风热型感冒 疗效满意 体温 针刺拔罐 临床实践 风寒型 针灸 上呼吸道感染 初诊 
疾病传变与经穴失衡规律的观察被引量:9
《中国针灸》1995年第S2期21-23,共3页邢江淮 原存信 顾新建 刘维平 
疾病传变与经穴失衡规律的观察邢江淮,原存信,顾新建,刘维平(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脏腑疾病,可在相应皮肤经穴呈现低电阻和高电位的特性。同时发现,这种电阻和电位的改变在左右同名经上出现...
关键词:疾病传变 经穴 三焦经 支气管哮喘病人 外感病 皮肤电阻 显著性差异 大肠经 风寒型 风热型 
针刺治疗经行头痛34例被引量:1
《中国针灸》1994年第S1期193-193,共1页王兆霞 
针刺治疗经行头痛34例王兆霞(北京邮电学院医院,100088)1治疗方法基本处方:太阳透曲鬓、三阴交。太阳穴用30号毫针3寸长,沿皮向上方透曲鬓;针后有疼痛时,为刺中血管退针。一侧疼痛取一侧;双侧疼痛取双侧。同时针健...
关键词:经行头痛 曲鬓 基本处方 经期头痛 平补平泻法 捻转泻法 风寒型 退针 捻转补法 风热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