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音义

作品数:21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仁瑄储泰松聂宛忻于亭高永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献》《古汉语研究》《汉字文化》《语言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唇音声母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97-102,共6页黄仁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五代佛典音义语料库建设"(08BYY048)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唇音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它们都对译梵语p组辅音和半元音v,其中浊音声母都带有同部位的鼻音音色。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唇音声母走过了由大体分立而完全分立的过程。
关键词:唐五代 佛典音义 音系 唇音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舌音声母被引量:5
《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22-27,共6页黄仁瑄 聂宛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汉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辅助汉语史研究"(04&ZD027);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慧苑<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校注"(2006014)
梵汉对音材料证明从玄应音系到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和希麟音汞,舌音声母走过了由大体分立而完全分立的过程;泥、娘二纽到了可洪音系又变得几乎不分,由分立趋于合流。
关键词:唐五代 佛典音义 音系 舌音 
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被引量:6
《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73-83,共11页储泰松 
唐代佛典、史书音义中记录了不少方音现象,对这些零散的方音现象进行爬梳、分析,可以让我们大体上了解唐代方言分区的主要轮廓,进而考察唐代语音差别的平面层次、方音特征的地理分布以及南北语音的大致差异。
关键词:唐代方音 中古音 佛典音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