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优晚3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游年顺黄利兴雷捷成雷上平张以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杂交水稻》《福建农业科技》《福建稻麦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福优晚3烟后稻高产制种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2012年第2期14-15,共2页王立洪 
福建省建宁县2009年在烟后茬进行杂交水稻品种福优晚3制种试验获得成功,2010年每667 m2制种产量210.5 kg,最高达到305 kg。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 福优晚3 
水稻不育系“福伊A”繁殖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杭建生 卢品龙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 福伊A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繁殖技术 福建省农科院 福优964 大面积推广 福优晚3 
福优晚3的产量构成与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06年第1期19-20,共2页张以华 黄利兴 雷上平 潘玉卿 雷捷成 游年顺 
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优质;抗病;高产三系早杂组合生产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2003~2005编号2003-6)
通过调查福优晚3百亩示范片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并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决定福优晚3产量的首要因素是穗粒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优晚3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福优晚3 产量构成因素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早稻新组合福优晚3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福建稻麦科技》2004年第3期37-38,共2页温庆元 温寿玉 
关键词:杂交早稻 新组合 高产栽培技术 稻麦 成穗率 三系杂交 引进种植 农技站 播种面积 农业科学院 
早籼组合福优晚3制种技术总结
《福建农业科技》2004年第1期1-2,共2页张以华 黄达彪 黄利兴 徐同济 游年顺 
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 (2 0 0 3 - 6)
关键词:早籼稻 福优晚3杂交组合 制种技术 亲本 特征特性 
杂交籼稻新组合福优晚3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00年第5期42-43,共2页游年顺 雷捷成 黄利兴 雷上平 
福建省"九五"水稻育种攻关项目!(96 Z 1 4 9)
杂交籼稻新组合福优晚 3生育期适中 ,高产、稳产 ,抗稻瘟性强 ,米质好 ,易制种。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委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籼稻 福优晚3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 
福优晚3烟后制种高产技术初探被引量:5
《福建稻麦科技》1999年第2期14-15,共2页任周俤 陈绍永 
福优晚3制种高产,须解决制约制种高产的不利因素,结合当地制种生产水平,提出可行的制种播期,调整父母本抽穗历期,加强防治稻纹枯病和黑粉病,运时适量喷施"920",减少颖花退化和裂颖比例等,是行之有效的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关键词:福优晚3 制种 高产技术 水稻 品种 
杂交稻新组合福优晚3配组研究
《杂交水稻》1996年第A00期56-59,共4页游年顺 雷捷成 黄利兴 郑向华 朱雄涛 
早汕组合福优晚3(福伊A×晚3),全生育期125天,成穗率高,丰产性好,抗稻瘟;其构成产量的四大因素之间协调合理;穗粒数是创建产量优异型性状,提高穗数是增产的有效措施;制种的父母本错期为16~18天。
关键词:杂交水稻 新组合 福优晚3 产量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