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

作品数:2179被引量:14329H指数:6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郑永飞李三忠宁杰远许志琴张立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论评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中北部格勒敖包晚石炭世花岗岩成因及其对贺根山洋闭合时限的约束
《地质论评》2025年第2期452-470,共19页曹磊 张成 张青 姜春伟 李奥冰 邵永旭 汪兴韦 刘启凡 付乐兵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背景、机制及找矿方向)的成果。
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闭合时间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位于内蒙古中北部查干敖包—东乌珠穆沁旗构造岩浆岩带中部的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格勒敖包正长花岗岩体和二长花岗岩体对揭示贺根山洋闭合时限具有重要启示,以格勒敖包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
关键词:晚石炭世 Ⅰ型花岗岩 新生地壳 俯冲 贺根山洋 闭合时限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东亚典型构造结的壳幔结构
《地质论评》2024年第6期2051-2058,共8页杨文采 刘晓宇 石战结 瞿辰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编号:2022-ZW11-A-0024)的成果。
笔者等在研究亚洲位于青藏高原的东、西构造结,和位于中国台湾和日本伊豆地区的构造结以后,发现这4个典型的构造结的地壳上地幔有共同结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含有上涌的低速异常,而中—下软流圈有集中凸起的高速异常。对这种壳幔结构特...
关键词:构造结 形成机制 地震波速成像 俯冲带交叉 作用模式 
蒙古—鄂霍次克洋俯冲的火成岩记录:来自大兴安岭花岗岩类的证据
《地质论评》2024年第S01期12-14,共3页刘继旭 刘翠 邓晋福 罗照华 贺国奇 刘庆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编号:DD20221645,DD20190370)的成果
大兴安岭地区出露大规模的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它们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洋或古太平洋的关系仍具有争论(杨华本等,2020;王亚东等,2023)。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对大兴安岭北部黑河—白石砬子一带附近出露的18个花岗岩类岩石样品进...
关键词:大兴安岭地区 早侏罗世 岩石组合 岩浆来源 蒙古—鄂霍次克洋 
长江中下游构造带成因与燕山期的大洋俯冲被引量:4
《地质论评》2023年第5期1619-1627,共9页杨文采 
浙江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资助的成果。
位于扬子克拉通内部的长江中下游构造带是一个特别的岩石圈构造带,它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前人认为这与晚侏罗世伊佐奈琦洋向亚欧大陆的俯冲有关,但是为什么伊佐奈琦洋俯冲只在长江中下游构造带局部形成深入内陆的铁铜和多金属成矿带?为...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 扬子克拉通 长江中下游构造带 地震波速与密度 洋中脊俯冲 
西准噶尔乌什加嘎衣提金矿霏细斑岩脉及矿石等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22年第6期2115-2137,共23页杨清茂 师志龙 杨文龙 王元元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布兰萨拉地区铀—多金属矿预查(编号:201908-1)、新疆和布克赛尔县金斯特地区铀—多金属矿调查评价(编号:202109-1)的成果。
乌什加嘎衣提金矿床是西准噶尔谢米斯台—沙尔布尔提成矿带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金矿床,金资源量2 t,品位8×10-6。霏细斑岩脉的地质特征、成岩年代、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金矿体产于中酸性岩体与地层接触剪切带...
关键词:新疆 西准噶尔 乌什加嘎衣提金矿 霏细斑岩脉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俯冲背景 
西准噶尔达拉布特地幔橄榄岩弧前成因的矿物地球化学和氧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22年第4期1216-1235,共20页钱丰 田亚洲 武勇 杨经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703036,41720104009,91955203)的成果。
达拉布特蛇绿岩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是古亚洲洋的扩张、俯冲、消减和闭合过程的产物,保留了洋盆形成及构造演化信息。前人对达拉布特蛇绿岩的形成大地构造背景始终未取得统一的认识。为探讨蛇绿岩所代表的构造演化过程,笔者等以达拉...
关键词:地幔橄榄岩 矿物地球化学 氧同位素 俯冲带 西准噶尔 
西太平洋俯冲带的演变:来自东北亚陆缘增生杂岩的制约被引量:19
《地质论评》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许文良 王旖旎 王枫 唐杰 龙欣雨 董玉 李宇 张兴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1858211,42072071)的成果。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亚陆缘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增生杂岩的构成与形成时代,并结合同时代火成岩组合及其时空变异以及沉积建造组合,重塑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演变历史。结果表明:①位于佳木斯地块东缘的跃进山杂岩代表了二叠纪俯冲带,它是...
关键词:东北亚陆缘 晚古生代和中生代 增生杂岩 古亚洲洋体制 环太平洋体制 俯冲带演变 
浙江中部芙蓉山花岗斑岩及包体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
《地质论评》2022年第1期18-46,共29页杜秀玲 汪方跃 闫海洋 顾海欧 孙贺 葛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编号:2016YFC060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873034)的成果。
花岗岩的源区、温压条件及与其他岩石的共生组合的研究可以限定其形成构造背景,了解其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本文对浙江中部中生代芙蓉山花岗斑岩及其暗色包体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Ti温度计和全岩Sr—Nd...
关键词:赣杭构造带 芙蓉山岩体 Ⅰ型花岗岩 岩浆混合 古太平洋俯冲 洋壳俯冲后撤 
漠河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俯冲闭合的启示被引量:3
《地质论评》2020年第S01期18-20,共3页杨华本 周传芳 魏小勇 段明新 徐建鑫 蔡艳龙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07803)的成果.
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板块构造及东亚大陆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造山带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从二叠纪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从东向西逐渐闭合有关。该造山带中的缝合带两侧岩浆活动记录了...
关键词:花岗岩 蒙古—鄂霍茨克 漠河 
古亚洲洋晚石炭世俯冲作用: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扎嘎音高镁安山岩证据被引量:23
《地质论评》2020年第2期289-306,共18页王金芳 李英杰 李红阳 董培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内蒙古西乌旗迪彦庙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意义”(编号:4150221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内蒙古1:5万高力罕牧场三连等四幅区调”(编号:1212011120711);“内蒙古1:5万沙日勒昭等四幅区调”(编号:1212011120701)的成果。
内蒙古贺根山缝合带梅劳特乌拉SSZ(Supra Subduction Zone)型蛇绿岩中新发现扎嘎音晚石炭世高镁安山岩,岩性为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扎嘎音玄武安山岩-安山岩MgO(4.33%~9.82%)、Mg#值(57~72)和SiO2含量(55.34%~64.12%)较高;而TiO2(0.30%~...
关键词:高镁安山岩 SSZ型蛇绿岩 洋内俯冲作用 晚石炭世 古亚洲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