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煤

作品数:25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飞宇赵师庆宋丽君潘响亮胡社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相关期刊:《能源与节能》《考古》《煤炭科学技术》《广州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腐泥煤
《能源与节能》2020年第6期48-48,共1页
腐泥煤是由湖沼、潟湖或闭塞海湾环境中菌藻类及浮游生物遗体经腐泥化作用形成腐泥,再经煤化作用转变而成的煤。它光泽暗淡,结构均一,呈块状构造,常具有贝壳状断口,韧性较大,易燃,燃烧时有沥青味,多呈透镜状或薄层状赋存于腐植煤煤层中...
关键词:贝壳状断口 腐泥煤 煤化作用 块状构造 腐植煤 菌藻类 可采煤层 层状赋存 
煤炭应用历史
《能源与节能》2016年第10期55-55,共1页
虽然煤炭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替代,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日渐枯竭,导致其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
关键词:煤炭 应用 历史 科学技术 新技术 自然界 腐植煤 腐泥煤 
煤化工走绿色化工之路前景光明
《广州化工》2015年第11期1-2,共2页汪焕心 
煤是固体燃料的一大类,主要由各地质时代的植物埋没在地下,在几乎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的煤化作用而成。沼泽地区繁茂的植物,由于地壳缓慢下沉,逐渐积成厚层,埋没在水底或泥砂中,受着细菌作用而发生变化,先形成泥炭;再在水分减少...
关键词:腐植煤 绿色化工 煤化工企业 煤化作用 腐泥煤 金属光泽 沼泽地区 煤化程度 成煤 细菌作用 
徐州大屯腐泥煤的煤岩煤质和微量元素特征被引量:4
《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第7期7-9,共3页周国庆 姜尧发 刘梦溪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冷蒸汽原子吸收光谱(CV-AAS)、显微镜光度计和煤化学等方法,对江苏徐州大屯矿区张双楼12-1号钻孔腐泥煤(太原组17号煤层)和龙固煤矿腐植煤(太原组21号煤层)的煤岩煤质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腐泥煤 腐植煤 微量元素 徐州大屯矿区 
煤种
《能源与节能》2011年第2期21-21,共1页
煤按成煤原始物质不同划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三大类;按成煤作用不同阶段划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大类;按利用特性可分为炼焦炭煤和动力煤。
关键词:煤种 成煤作用 腐泥煤 利用特性 无烟煤 腐植煤 动力煤 
东北地区第三系煤的煤岩学特征
《煤质技术》2004年第6期46-48,共3页王万贵 王天亮 马银起 王文化 
第三系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聚煤期之一。煤层集中、厚度大、储量丰富 ,主要以褐煤为主。煤的成因类型以腐植煤为主 ,显微煤岩组分主要为镜质组 ,壳质组含量较少 ,惰质组罕见 ,煤中树脂体含量比其它时代的煤要多。
关键词:第三系 腐植煤 壳质组 成因类型 惰质组 煤岩学 镜质组 褐煤 量比 树脂 
淄博煤田共生腐泥煤与腐植煤化学组成对比被引量:8
《地质地球化学》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刘桂建 杨萍玥 彭子成 王桂梁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 ( 40 1330 10 )
为正确区分腐泥煤与腐植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对山东淄博煤田 1 0个地质勘探钻孔中共生的腐泥煤与腐植煤样品的水分、硫含量、发热量、灰产率及灰成分、微量元素等进行了分析测试和对比研究 ,研究表明与共生的腐植煤相比 ,大部分腐泥煤具...
关键词:腐泥煤 腐植煤 地球化学 水分 发热量 微量元素 煤田 
腐泥煤和腐植煤生物标志物色谱对比被引量:5
《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第2期16-19,共4页赵海舟 
从代表低、中、高三个煤化阶段的三对共生样品的可溶组分的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的结果看,饱和烃和芳烃的组成,在腐泥煤和腐植煤两个变质系列中始终存在明显差异。比如腐泥煤的碳数分布较宽,OEP值始终都低于共生腐植煤;所含的芳烃种...
关键词:腐植煤 腐泥煤 变质系列 色谱-质谱联机分析 生物标志物 饱和烃 芳烃 
中国菌藻类煤的成因分类 形成条件及其特征被引量:6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解光新 李小彦 庄军 
煤炭科学基金资助 !(编号 96地 2 0 81)
运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 ,对中国山西浑源等 4个典型的菌藻类煤进行了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 ,菌藻类煤在物理、化学组成和特性上与腐植煤有明显的区别 ;其形成环境主要受 p H、E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制约 ,其中皮拉藻和轮奇藻具有含量高、...
关键词:菌藻类煤 分类 形成环境 成因 形成条件 腐植煤 
利用镜质体芳核C=C键红外吸收波数的变化规律测定煤的变质程度被引量:1
《中国煤田地质》1997年第3期21-22,61,共3页肖建新 陈善庆 
用IR—1600系列傅利叶变换红外线分光光度计对腐植煤系列的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煤样的镜质体作了测定,其红外光谱特征反映了它们在变质程度上的区别。得出的镜质体芳核C=C键红外吸收波数随煤级变化曲...
关键词:芳核C=C键 红外吸收波数 镜质体 腐植煤 煤矿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