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黏病毒病

作品数:230被引量:17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壮李琳张秀峰陈立功吴力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鹅副黏病毒分离鉴定与治疗试验
《北方牧业》2024年第17期12-12,共1页李孜恒 徐久鹏 卢佳慧 常伽翌 范雨欣 袁嘉欣 李龙飞 徐彤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禽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HBCT2024270205)。
鹅副黏病毒病(Goose Paramyxovirus Disease,GPMVD)是鹅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腹泻以及神经症状,剖检变化为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有出血等。该病毒与鸡新城疫(NDV)同为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单股...
关键词:鹅副黏病毒病 疫苗免疫接种 腺胃乳头 治疗试验 神经症状 副黏病毒科 健康养殖 养鹅业 
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及中西医治疗
《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9期49-50,共2页马焕发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对养鹅业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由副黏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导致病鹅出现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以及病鹅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养鹅场要注重疫苗接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本病的发生,一旦出现本...
关键词:鹅副黏病毒病 发病原因 中西医治疗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
《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8期49-50,共2页周志东 
副黏病毒病是养鹅业常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对养鹅业危害影响较大,如何有效诊治、预防鹅副黏病毒病成为行业工作者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对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副黏病毒病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一起浙东白鹅副黏病毒病的病例报告
《畜牧业环境》2024年第10期109-111,共3页郏佳伟 徐江腾 郭钰贺 郑冰汝 余音遥 俞一峰 戴久丽 周潇 史凯 陈淑芳 宋佳巍 
象山县科技计划项目(2024C1019);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2023Z126)。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与鸡新城疫病毒同属的鹅副黏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鹅对其均具有易感性。随着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愈加广泛。由于...
关键词:浙东白鹅 鹅副黏病毒病 临床症状 诊断 
鹅细小病毒-鹅副黏病毒二联嵌合型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2023年第11期2237-2242,2307,共7页单春辉 李金斗 吴佳奇 冯嘉轩 丁佳欣 陈凯楠 郭春红 丁壮 
长春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1ZGN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2860);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资助项目(20230202082NC)。
基于新城疫病毒样颗粒(Newcastle disease virus-like particles,NDV VLPs)载体平台,采用胞外域替换的策略、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透射电镜等方法,构建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将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VP3...
关键词:鹅细小病毒病 鹅副黏病毒病 VP3基因 嵌合型VLPs 
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中医治疗措施
《新农业》2023年第14期59-61,共3页张志遥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以消化道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与鸡新城疫病毒同属,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均无法治疗感染副黏病毒病的鹅只。现代研究表明,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
关键词:鸡新城疫病毒 鹅副黏病毒病 中草药资源 磺胺类药物 消化道病变 发病规律 中医治疗 毒副作用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被引量:2
《新农业》2023年第12期53-54,共2页张志遥 
随着养鹅业逐渐发展,鹅的各类疾病也开始流行,经常导致大批鹅死亡。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感染副黏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导致养殖户经济顺损失严重...
关键词:实验室诊断 接触性传染病 消化道病变 养鹅业 鹅副黏病毒病 副黏病毒 养殖户 诊断和防治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诊断及防控措施
《新农业》2023年第8期57-58,共2页吕海源 
近些年来,随着鹅类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生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有不断扩大感染宿范围趋势出现,有报道表明已出现鸽和丹顶鹤感染此病的现象。该病于1997年7月在江苏进行首次报道,随后成为一种鹅类常见传染病。鹅副黏病毒...
关键词:鹅副黏病毒病 神经症状 呼吸困难 常见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 肠道黏膜 防控措施 流行特点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被引量:1
《家禽科学》2023年第3期45-46,共2页张红 田秋丰 陈志峰 王志强 黄宇翔 邹跃 马志刚 霍明东 董佳强 苗艳 李鑫 吕明哲 杨昊天 杨坤 魏念冬 王欢 刘秋瑾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2022年自拟项目(ZNKT-202203)。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Ⅰ型鹅副黏病毒(Goose Paramyxovirus,GPMV)感染引起,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鹅群感染本病后会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病变。该病感染性极强,各季节均有发生;不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日龄越小的...
关键词:接触性传染病 鹅副黏病毒病 鹅群 免疫系统 雏鹅 消化系统 感染性 发病率和死亡率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剖检变化及防控被引量:3
《现代畜牧科技》2021年第11期77-78,共2页乔鑫 
鹅副黏病毒病也称为鹅类新城疫,是由于感染禽Ⅰ型副黏病毒而导致的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会使鹅出现腹泻、呼吸困难、肠道黏膜出血以及神经症状等。各个年龄段的鹅都能够感染,其中幼龄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该病在全年任何季...
关键词: 副黏病毒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疫情处理 免疫接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