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油气聚集带

作品数:39被引量:44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丕龙张家震钱铮张超文陈彦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岩性油气藏》《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式油气田》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栉风沐雨六十载 砥砺前行再出发 热烈祝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60周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4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编辑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走过了60年光辉的发展历程。在此,《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编辑部表示热烈祝贺!60年来,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科技工作者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勇攀石油科技高峰,创...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 勘探开发研究 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 复式油气聚集带 油气地质 勤奋工作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被引量:5
《中国石油勘探》2021年第4期137-148,共12页武超 李宏伟 盛双占 程甜 师效飞 姜萌蕾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科技项目“吐哈探区重点勘探领域综合评价与有利预探目标优选”(kt2017-08-04-1、kt2021-06-05)。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勘探程度低,托克逊凹陷、三堡凹陷、台北凹陷取得零星油气突破,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库木凸起鲁克沁构造带。研究认为,鲁克沁大型复合鼻状凸起带是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藏最为富...
关键词:吐哈盆地 鲁克沁构造带 二叠系—三叠系 复式油气聚集带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勘探实践及启示被引量:3
《新疆石油天然气》2019年第2期1-5,I0001,共6页康积伦 靳继坤 蒲振山 余晓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1003-007)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发育多个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油气藏类型丰富。近年来,在油田成熟主力层系扩边扩块的同时,综合运用钻井、地震和测试化验等资料,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在主力油层以下发现了红台、鄯善西山窑组等两个5000万吨级储量规...
关键词: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复式油气聚集带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 成因机制 勘探技术 
珠江口盆地陆丰13洼复式油气成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被引量:18
《中国海上油气》2018年第3期19-27,共9页汪旭东 张向涛 林鹤鸣 阙晓铭 李敏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陆丰地区古近系低孔渗储层甜点形成机理及成藏规律研究(编号:YXKY-2015-SZ-02)"部分研究成果
陆丰凹陷陆丰13洼是珠江口盆地重点研究区域,发育多构造层的复式地层结构。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并结合新钻井获得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认为,紧邻富生烃洼陷油源供给充足、由断裂和砂体组成的复式输导体系以及复式地层结构...
关键词:陆丰凹陷 陆丰13洼 复式油气聚集带 成藏条件 分布规律 勘探潜力 
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油气聚集主控因素分析
《西部探矿工程》2016年第12期55-58,共4页李秀明 
辽河油田分公司重大项目:成熟探区油气分布规律与精细勘探技术研究;项目号2013D-0708
根据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油气成藏背景及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构造、储层类型、盖层分布、烃源灶—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长期发育的斜坡带和古隆起控制油气的富集区;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控制油气藏...
关键词:复式油气聚集带 主控因素 烃源灶—输导体系 
再论海相沉积是中国石油工业未来的希望被引量:11
《岩性油气藏》2014年第6期1-7,共7页李国玉 陈启林 白云来 廖建波 
中国海相沉积分布广泛,古老碳酸盐岩是勘探规模储量发现的主要领域,在四川盆地的震旦系与寒武系、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以及鄂尔多斯盆地的奥陶系均发现了规模储量。古老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泥质烃源岩生烃潜力大,古隆起背景上...
关键词:海相沉积 碳酸盐岩 泥质烃源岩 复式油气聚集带 地层溶蚀带 
济阳坳陷南部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及其油气聚集规律被引量:7
《地质论评》2012年第5期893-900,共8页劳海港 陈清华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编号2008ZX05042-001)的成果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济阳坳陷南部中、新生代不同构造运动期与多位态主断裂(系)相伴生的横向变换带特征。研究表明,印支运动期横向变换带为NNE向展布,由侧向挤压褶皱和侧断坡组成;燕山运动期横向变换带走向为NEE向,...
关键词:济阳坳陷 横向变换带 变换带叠加 变换带迁移 复式油气聚集带 满洼含油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及其油气成藏意义被引量:29
《地质学报》2012年第8期1249-1261,共13页吕宝凤 殷征欣 蔡周荣 万志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9CB219401)资助的成果
本文从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综合分析板块作用、壳幔作用、岩浆热事件、构造变形、沉积作用等地质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印证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梳理了南海北部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序列,提出受欧亚、印澳、太平洋3大板块的...
关键词: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演化序列 油气成藏要素 复式油气聚集带 
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和构造样式地震解释被引量:14
《中国地质》2010年第6期1545-1558,共14页刘春成 戴福贵 杨津 杨克绳 
本文以地震信息为基础,应用多旋回先张后压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史理论[1,2],系统阐述了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特别是应用高质量的勘探地震信息,将渤海湾盆地海域石油构造样式划分为透入、拆离、...
关键词:渤海海域 古近系 新近系 地质结构 构造样式 复合构造样式 复式油气聚集带 断坳结构形成机理 
冀中坳陷古近系沉积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被引量:52
《地质学报》2008年第8期1103-1112,共10页张文朝 杨德相 陈彦均 钱铮 张超文 刘会纺 
依据冀中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地层发育和油气成藏特点,把冀中坳陷划分出12个凹陷和7个凸起。认为冀中坳陷古近纪经历了5个沉积演化阶段,发育两大成湖期和多种类型的储集体,形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沉积构造格局。认为东西分带...
关键词:冀中坳陷 构造单元 沉积构造特征 油气藏 复式油气聚集带 勘探前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