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权社会

作品数:398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绍恋阮世勤尹心灵张海霞仪平策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述之事,重生之轮:《林中之死》的原型解读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171-174,共4页周明 
作为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林中之死》讲述了一个名叫格雷姆斯的老女人的悲惨一生。安德森的故事总是拥有一种朦胧之美,这为我们多角度赏析这个故事提供了可能。基于原型批评理论,本论文提出安德森有意识地将格雷姆斯塑造为替罪羊...
关键词:原型批评 替罪羊 父权社会 机械时代 自然 
《奇境》中的性别身份危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88-91,共4页刘玲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乔伊斯.卡洛儿.欧茨小说研究"(社科)(JAS150683)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是当代美国文坛上著名的女作家,一生著述颇丰。《奇境》是欧茨前期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分析,旨在揭示人类存在的性别身份危机,以及欧茨试图从双性同体中寻求出路的尝试。
关键词:乔伊斯·卡洛尔·欧茨 父权社会 双性同体 性别身份危机 
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The Chaser》
《文学教育》2016年第20期118-118,共1页铁峥 
The Chaser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约翰·哥利埃(1901-1980)的杰作之一。故事描述了一个叫艾伦的年轻人为了使一位名叫戴安娜的女子爱上自己,向一位老人购买爱情魔药的故事。跟艾伦所期待的戴安娜的形象一样,这个时代所期待的女性形象是...
关键词:女权主义 父权社会 真爱 尊重 
从反抗到冷漠女性意识觉醒后的苍凉——《浮出历史地表》的另种解读
《大观周刊》2012年第14期16-16,58,共2页吴丹丹 
本文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大背景,从社会心理、个人性别意识形态发展的角度,对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进行系统解构.探寻造成中国女性被压抑、奴役的艰难困境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女性所处的挣扎与迷惘...
关键词:女性文学 父权社会 压抑 
女性主义视角下浅析《谢利》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79-82,共4页刘春 
夏洛特·勃朗特在她的小说《谢利》中描写了两位女主人公卡罗琳和谢利,她们在追求自己爱情的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她们这种被动状态并不是因为她们性格上被动造成的,因为尽管谢利拥有财产并且处事大胆,她在面对自己的爱人时也是极...
关键词:《谢利》 被动性 父权社会 女权主义 
苔丝:父权社会的性别悲剧被引量: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6-80,共5页闫晓茹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编号:0910-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苔丝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盛行的性别审美、性别道德以及性别依附使她彻底丧失了独立的女性地位,始终处于依附于男性的客体位置。苔丝的悲剧是男权社会女性性别的悲剧,是女性性别角色的宿命。
关键词:苔丝 性别审美 性别道德 性别依附 悲剧 
向父权社会宣战——美狄亚形象分析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年第7期35-35,共1页毛虹方 
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总是被塑造成温柔体贴的形象,但是欧里庇德斯的戏剧《美狄亚》却打破了这一成规,用新的视角阐释女性的个性与生存,塑造了一个不符合男权社会标准的女性——美狄亚,整个剧本围绕美狄亚的复仇展开故事。
关键词:《美狄亚》 形象分析 父权社会 文化背景 文学作品 社会标准 父权制 女性 
对女性个体经验的言说——论玛丽·雪莱的《玛西尔达》
《琼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63-64,62,共3页阮世勤 
玛丽·雪莱在《玛西尔达》借助于对女性个体经验的言说,直言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主体性场域内外的个体经验的文化困境。
关键词:《玛西尔达》 主体性场域 父权社会 女性个体经验言说 
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成因——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小说《追逐者》被引量:1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2期138-139,共2页孙聃 
以女性主义的观点看来,《追逐者》无疑是一部男性中心主义色彩十分浓重的作品,小说中女性受到了贬抑、歪曲、物化,而男性力量得以张扬。作者约翰·柯里尔从男性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位年轻男子为了追逐爱情,不惜去寻求爱情水,以求获得其可...
关键词:男性中心主义 父权社会 女性主义 主体 自主意识 
《伊甸之东》中的母亲形象解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41-44,共4页陈绍恋 
2009年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SS09005)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小说《伊甸之东》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本文借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细致分析,把这些母亲形象分为三类讨论,即伟大的母亲、受压抑的母亲以及扭曲的母亲,以期揭示母亲形象的丰富性,加深对20世纪前...
关键词:《伊甸之东》 母亲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父权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