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刀口

作品数:1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孟宪华丁英张慧孙琪王丽静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莱芜市人民医院滨州市人民医院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医药》《中国伤残医学》《医学信息》《法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湿润烧伤膏治疗妇科腹部刀口脂肪液化12例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第14期129-129,共1页李秀娥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在腹部刀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腹部脂肪液化应用湿润烧伤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腹部脂肪液化全部治愈。结论:对于脂肪液化病例应用湿润烧伤膏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 腹部刀口脂肪液化 
微波治疗阻止剖宫分娩术后腹部刀口瘢痕形成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2期162-163,共2页陈晓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疗法阻止剖宫分娩术后腹部刀口愈合后遗留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2组剖宫分娩产妇术后腹部刀口的愈合情况,评估临床效果。...
关键词:微波治疗 剖宫分娩 腹部刀口 瘢痕 
剖宫产后腹部刀口子宫内膜异位征11例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2011年第23期765-766,共2页赵冰 徐金玲 
近年来,因为众多要素的干扰像医学的不断进展以及社会的很多事情,剖出子宫的生产的概率持续的上升。剖宫产虽然有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危险,但是其在解决难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报道,国内剖宫产率已达到40~62%。于是,随之而来...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征 剖宫产后 临床分析 腹部刀口 剖宫产率 切口部位 并发症 后遗症 
老弱患者腹部刀口Ⅰ期减张缝合30例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第13期118-119,共2页王庆华 
年老及体弱患者腹部手术后因切口愈合不良及其他原因,会出现刀口裂开。作者自2003年起对30例年老体弱患者在腹部手术较长刀口缝合时,为预防刀口裂开,给予Ⅰ期减张缝合,效果满意,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老弱患者 腹部刀口 减张缝合 
结核性腹膜炎误诊术后腹部刀口不愈合的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第3期142-143,共2页封丹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术后刀口不愈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术前不能确诊而行剖腹探查术后腹部刀口不愈合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最短1周愈合,最长1个月,全部病例均愈合。结论对结核性腹膜炎术后刀口不愈合患者,科学...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 术后刀口愈合 临床护理 
浅谈腹部刀口的处理
《工企医刊》2008年第5期41-42,共2页陈艳 王文鹏 
刀口问题相对于手术中骨折对位、血管吻合、脏器或者肿瘤切除、肠管吻合等处理属于简单环节,正因为如此不少临床医生对刀口的处理漫不经心,导致刀口各种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处在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相对较紧张时期,刀口处理欠佳不仅对...
关键词:腹部刀口 血管吻合 术中骨折 肿瘤切除 临床医生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普外科 
腹部感染刀口的二次缝合探讨被引量:3
《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第16期105-105,共1页王兆玲 
关键词:妇产科 腹部刀口 感染 二次缝合 
腹壁切口巨大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年第12期88-89,共2页郑红艳 袁贞明 丁孝娥 
患者女38岁。因“剖宫产后4年,腹壁切口包块3年”于2004年5月5日入院。2000年4月行横切口剖宫产分娩,产后8个月时发现腹部刀口处有-1cm×1cm大硬结,每于来月经时感疼痛,经后缓解,未治疗。因包块逐渐增大至10cm×7cm×5cm,经期包...
关键词:腹壁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切口包块 剖宫产后 入院查体 剖宫产分娩 腹部刀口 切口疤痕 
腹壁膀胱瘘1例报告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韩京英 神艳 
患者女41岁。已婚,因腹壁窦口有液体流出3天,于2005年1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盆腔包块”于木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广泛粘连,取活检病理报告为盆腔结核。术后给系统抗痨治疗十个月。术后1个多月腹部刀口瘢痕处出现红肿硬结...
关键词:腹壁 系统性红斑狼疮 膀胱瘘 盆腔包块 盆腔结核 抗痨治疗 剖腹探查术 广泛粘连 病理报告 腹部刀口 
腹部刀口霉菌感染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04年第21期4-4,共1页贾艳敏 姚晓奕 
关键词:腹部刀口 刀口霉菌感染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