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株性状

作品数:49被引量:16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盈文张英华王志敏王同军周潇更多>>
相关机构: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滨州职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农业》《草业科学》《中国蔬菜》《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干旱和灌溉处理下小麦品种(系)单株性状比较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2022年第3期68-73,共6页孟丽梅 李玉莉 吕树作 霍红 胡晓亮 孙军伟 张珂 
优质强筋小麦分子育种与安全生产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2101100A)。
本研究以河南省近年来新审定或主推的30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干旱和灌溉处理下的抽穗期差异、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经济产量、株高、抽穗期、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指标的分析,发掘和利用耐干旱胁迫的小麦品种,以期为小麦抗旱高...
关键词:冬小麦 新品种(系) 主要性状 干旱 灌溉 
不同栽培模式对红小豆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
《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3期75-75,共1页陶宇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布局与种植的结构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宝清县地区的农作物布局也从大量的玉米种植逐渐添加了红小豆的种植.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实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基础上占据着较大的优势.近些...
关键词:红小豆 农业种植业 农业产业结构 商品粮基地 种植比例 玉米种植 单株性状 农作物布局 
甘肃宁县16个黄甘桃优良单株性状简介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年第3期14-16,共3页张化民 方启军 
宁县黄甘桃是原产于甘肃省宁县的一个独特的地方传统桃品种群。该品种群的共性特征,一是果核及近核处的果肉呈红色或红褐色,外围果肉黄色(称之为黄甘)或绿白色(称之为白甘),果味酸甜适中、风味浓郁;二是干性强,树姿直立,副梢...
关键词:单株性状 肃宁县  共性特征 初结果树 盛果期树 品种群 甘肃省 
青海旱地3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品质评价被引量:28
《草业科学》2017年第9期1915-1921,共7页闫慧颖 李春喜 唐生华 王子录 白永吉 
青海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15-NK-A3-1-2)
为了筛选出适宜青海旱地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引种了3个品种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株高314.80cm,单株鲜重1 148.67g,单株干重257.96g,单株绿叶数13.60片,鲜草产量121 06...
关键词:旱地 青贮玉米 品种筛选 单株性状 草产量 茎秆糖锤度 全株养分含量 
国内外苜蓿种质材料单株性状评价试验被引量:2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第6期139-142,146,共5页杨伟光 李红 柴华 杨曌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奶业专项(2012BAD12B05);黑龙江省省院合作项目(YS15B17);2015年黑龙江省财政厅科研院所自拟课题(HLJSXMYJS2015-12);齐齐哈尔市国际合作项目(GJHZ-2014-02)
为了评价不同苜蓿种质资源在齐齐哈尔地区的表现,试验对引进的30份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单株的物候期、抗寒性、茎叶性状以及单株产量进行测定、评价。结果表明: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在物候期、抗寒性和茎、叶、单株产量性状方面...
关键词:苜蓿 品种 种质资源 抗寒性 评价 
不同栽培模式对红小豆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年第12期32-36,共5页薛盈文 郭建华 于崧 郭伟 于立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D07B05-01);黑龙江省科技厅指导性资助项目(2014BAD07B05-H11)
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的肥密组合对红小豆群体产量和个体性状的影响,通过设定3种耕作方式[平作、大垄(110cm)、小垄(65cm)]、3种肥料梯度和5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因素、不同栽培模式对红小豆群体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10cm...
关键词:红小豆 栽培模式 产量 单株性状 
新余蜜桔
《中国果菜》2016年第1期67-67,共1页
新余蜜桔是新余市渝水区1977年从本地早群体中芽变选育的优良单株,经过多年观测单株性状,具有优良性和稳定性,并已扩大繁殖。先后通过了江西省科技厅新品种和科技成果鉴定。
关键词:新余蜜桔 科技成果鉴定 优良单株 单株性状 本地早 渝水区 新余市 稳定性 
行距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的调节效应被引量:6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11期3072-3078,共7页薛盈文 王志敏 张英华 
北京市青年英才专项(YETP0300);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33;201203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297);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1-25)资助
为了明确行距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的调节效应,在2011—2013年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晚播条件下设置3个行距处理(12、20、30 cm),比较了不同行距类型群体生育后期的冠层结构和冠层下部环境的差异、群体内植株个体性状及变异程度、...
关键词:行距 晚播 冬小麦 环境因素 单株性状 
晚霜冻害对小麦单株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第5期58-61,共4页葛君 刘红杰 朱培培 贺群岭 任德超 倪永静 胡新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0B030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101074)
研究了晚霜冻害对小麦单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霜冻害对春性品种产生的冻害率大,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居中,冬性品种较轻,其中在未受冻害的小麦品种中,春性品种有1个(0.20%)、弱春性品种14个(3.33%)、冬性品种32个(7.62%)、半冬性品种1...
关键词:晚霜冻害 单株性状 春性 弱春性 冬性 半冬性 冻害率 增长率 
浅控结合灌溉技术对不同季别杂交稻的增产效应研究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21-23,26,共4页熊国平 喻黎明 
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TG1206)
通过杂交早、中、晚稻各两个品种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浅控结合灌溉技术和常规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方式相比,采用浅控结合灌溉方式达到节水目的同时,可显著(P<0.05)提高水稻的籽粒产...
关键词:杂交稻 浅控结合灌溉技术 籽粒产量 单株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