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岩体

作品数:22被引量:12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郭淑君王丹周乐明圆圆李凤哲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热能》《西部资源》《中国地质》《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松嫩盆地深部干热岩体岩石热物性特征研究
《黑龙江科学》2024年第10期24-27,共4页张心勇 石凤姣 孙玲珑 
黑龙江省2018年地勘专项结转资金项目“松嫩盆地中部干热岩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GY-2018009)。
对采自GR1井钻孔的10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热导率、生热率、密度及孔隙度等物性参数测试,揭示其空间展布特征、相互关系及主控因素,建立了松辽盆地中部研究区新生界地层平均热导率和生热率,估算盆地沉积物的放射性生热贡献约占地表热流的33...
关键词:松嫩盆地 干热岩 岩石热物性 
面向深层干热岩体的全波形速度反演建模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杨继东 于由财 刘朋 高建明 黄建平 杨永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海外)(ZX20230152);山东能源集团深层高温地热重大科技项目(SNKJ2022A06-R23);山东省海洋科技基金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项目(2021QNLM020001);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821002);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ZD2019-183-003)。
随着勘探深度增加,地震信号衰减严重,常规速度建模方法精度较低,无法满足深层干热岩体高精度勘探的需求。为提高速度建模的精度,采用全波形反演方法,但受局部优化算法的限制,其应用存在收敛速度慢、反演深度浅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
关键词:干热岩 高温花岗岩体 全波形反演 深层速度建模 局部相似性 
青海共和盆地与干热岩体相关氦气成藏条件浅析被引量:1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年第3期460-468,共9页陈建洲 谢菁 刘立波 李青 安生婷 孙敏卓 
青海省二〇二一第一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计划项目“氦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地下热岩元素地球化学与矿物学相关性气源追索——以共和盆地干热岩、热泉及地下热水为例”(编号:2021ZY001);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勘项目“青海省清洁能源靶区优选”联合资助.
分析青海共和盆地温泉水和地下干热岩发现温泉水及干热岩中均含有氦气,部分样品氦含量达到商业开采工业品位(0.1%),且为壳源成因氦。基于同位素、组分等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青海共和盆地与干热岩相关的花岗岩氦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位...
关键词:干热岩 花岗岩 氦气 成藏条件 勘探前景 共和盆地 
共和盆地干热岩体人工裂隙带结构的控热机理与产能优化被引量: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年第1期191-199,共9页陈炫沂 姜振蛟 徐含英 冯波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B1501803)。
人工压裂是获取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关键环节,压裂后的人工裂隙带结构对开采条件下水热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结合我国共和盆地干热岩储层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着重分析干热岩不同产状人工裂隙带的渗透率与宽度对热储中水热传...
关键词:增强型地热系统 人工裂隙带 FEFLOW 数值模拟 优化开采 控热机理 
青藏高原东北缘共和盆地干热岩体岩浆热源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地热能》2021年第6期11-12,共2页潘晟 
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唯一国家级干热岩开发示范基地,其资源成因与开发利用潜力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共和盆地高热流(102mW/m^(2))的形成机制及其热源究竟是什么?仍存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为在共和盆地之下是否存在局部熔融体,...
关键词:岩浆热源 同位素地球化学 局部熔融 共和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缘 开发利用潜力 干热岩 开发示范 
干热岩体热冲击后纵波波速演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
《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第10期58-65,共8页武治盛 冯子军 惠峥 石晓巅 赵阳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810104);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教研资助项目(HGKY 2019018)。
干热岩体花岗岩受构造运动影响,产生规模较大的节理裂隙,形成裂隙干热岩体,这些裂隙在后期被热液充填后,称后期热液充填裂隙干热岩体,充填体与母岩的胶结面是一个弱面,利用该弱面极易于建造干热岩地热人工储留层,大幅节省建造成本。为...
关键词:花岗岩 热液充填 热冲击 热破裂 干热岩 
花岗岩型干热岩体与不同注入水体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地热能》2021年第2期15-23,共9页赵宇辉 冯波 张国斌 上官拴通 齐晓飞 李翔 乔永超 许佳男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开发过程中,需要注入循环水体完成提热,但水体注入后与干热岩体反应会产生矿物溶解(或沉淀),破坏人工储层,影响地热能开发。本文以河北马头营区花岗岩型干热岩为研究对象,与该地区地下水、海水、纯水反应,并结合Phre...
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水岩相互作用 沉淀量 相互作用研究 水岩作用 矿物变化 干热岩 地热能 
花岗岩型干热岩体与不同注入水体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20年第7期2115-2123,共9页赵宇辉 冯波 张国斌 上官拴通 齐晓飞 李翔 乔永超 许佳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E01113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项目(编号HBMTED-2019003)联合资助的成果。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开发过程中,需要注入循环水体完成提热,但水体注入后与干热岩体反应会产生矿物溶解(或沉淀),破坏人工储层,影响地热能开发。本文以河北马头营区花岗岩型干热岩为研究对象,与该地区地下水、海水、纯水反应,并结合Phre...
关键词:干热岩 水岩相互作用 PHREEQC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粤港澳的地热风口
《中国石油石化》2019年第5期17-19,16,共4页谢和平 
地热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切实可利用的绿色能源。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提出深化内地与港澳的合作,至2035年将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能源尤其是绿色能源,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支...
关键词:地热开发 干热岩体 粤港澳 
中国又攻克一重大新能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乙醛醋酸化工》2019年第3期46-46,共1页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9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 干热岩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