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气候

作品数:43被引量:63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普宗朝刘波马柱国黄军平郝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市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气象学报》《长江科学院院报》《中国农业气象》《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季节性干湿气候对茶园坡面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被引量:2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2期223-231,共9页柳菲 赖晓明 朱青 廖凯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17,4190103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1096)。
气候变化背景下,季节性干湿对土壤NO_(3)^(-)-N淋失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太湖流域典型茶园为研究对象,基于1960—2019年降雨数据,提取每个季节十年一遇干旱、十年一遇湿润和最接近平均降雨量的气象数据,组合成31种降雨情景,并采用DNDC...
关键词:季节性干旱 季节性湿润 NO3--N淋失 DNDC模型 太湖流域 
1964—2013年汉江生态经济带干湿气候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8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第10期17-23,30,共8页张逸飞 张中旺 孙小舟 龚佑海 张志洁 孙雨露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6D090)
根据1964—2013年汉江生态经济带气象站点的逐日观测数据,通过气候斜向率、Kriging插值法、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手段分别对各干湿要素进行趋势、空间、突变、周期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总体上经历了由湿变干的过程,年降水量、潜在...
关键词:汉江生态经济带 干湿气候 时空变化 年际变化 突变 防旱减灾 
RCP4.5情景下中国未来干湿变化预估被引量:24
《大气科学》2015年第3期489-502,共14页刘珂 姜大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5401;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084
本文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21个气候模式的试验数据,利用土壤湿度以及由其他8个地表气象要素计算所得的干旱指数,预估了RCP4.5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情景下21世纪中国干湿变化.结果表明...
关键词:RCP4.5 干湿气候 土壤湿度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预估 
近1100年来柴达木盆地干湿气候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被引量:14
《高原气象》2005年第3期326-330,共5页李林 王振宇 秦宁生 李栋梁 朱西德 汪青春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4);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2001DIB10085)共同资助
利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宗务隆山和沙利克山采集的祁连圆柏年轮宽度序列及其与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重建了柴达木盆地近1100年来的降水序列,分析了1100年间的旱涝演变特征,并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采用祁连圆柏年轮宽度序列...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祁连圆柏 树木年轮宽度序列 降水变化 
历史时期湖北省干湿气候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第6期715-719,共5页吴宜进 王学雷 金卫斌 任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98710 71);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0 0BZS0 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0 1AZS0 0 1);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HNKFJ2 0 0 2T0 2 )
利用湖北大量的历史文献重建的各地区旱涝等级序列 ,建立了能基本反映出旱涝长期演变规律、长而统一的干湿指数序列 ,通过经验正交函数 (EOF)计算 ,着重分析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干湿指数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几种分布出现的时间变化周...
关键词:湖北 干湿气候 气候变化 旱涝灾害 E()F分析 干湿指数 历史时期 时空变化 
湖北省历史干湿气候的世纪振动及其比较被引量:13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5期634-638,共5页吴宜进 蔡述明 王万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干湿指数方法对近2000 年来湖北干湿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本地区的气候湿润状况波动明显,气候的相对干燥与湿润大致以2 个世纪为周期反复交替出现.近代尽管水旱灾害频繁,但仍属于近2000年来气候演变过程中的正...
关键词:干湿指数 2000年 世纪振动 湖北 气候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