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毒

作品数:1553被引量:7009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蓉金若敏黄伟马双成汪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中药特点的肝毒性研究与思考被引量:13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羊菲 金若敏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SQ2017YFC170204-04)。
中药的安全性是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肝脏作为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中药毒性与药性、体质、配伍等密切相关。中药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胆汁淤积、能量及糖脂代谢紊...
关键词:中药 肝毒性 作用机制 系统毒理学 新技术 
吴茱萸水煎液肝毒质量标志物确认研究被引量:10
《中草药》2019年第19期4547-4555,共9页王亮 孙凯滨 吴晓文 孙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医基础理论专项资助项目课题2(2009CB522802);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3-120);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7CXGC130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ZR2016HQ17);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Ns201511107)
目的对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确认研究。方法通过体外肝毒性指标和流式细胞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肝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其作用靶点和靶器官进行预测,通过LC-MS对目标化合物3-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1)...
关键词:吴茱萸 肝毒质量标志物 入血分析 网络药理学 可测性 传递性 3-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 4-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 2-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致小鼠肝毒性比较被引量:25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年第7期736-740,共5页郭秋平 金若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807);广州市生物产业重大专项(201300000053);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2012-CG-01)~~
目的比较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肝毒性,探索其肝毒性机制。方法 ICR小鼠单次ig给予苦参碱200 mg·kg^(-1)或氧化苦参碱200 mg·kg^(-1),第15天计算小鼠死亡率;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和乳...
关键词: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肝毒性 
999感冒灵颗粒及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和饥饿状态下肝毒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8期1397-1404,共8页郭秋平 徐婷婷 陈燕勤 甄滢滢 张跃飞 叶祖光 金若敏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201-201-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807)
比较999感冒灵全方及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比较在饥饿和正常饮食状态下,感冒灵对小鼠肝毒性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性再评价及合理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小鼠分别单次给予全方,化学药组分及中药组分,连续观察14 d,测定全方组与...
关键词:感冒灵颗粒 组分 急性毒性 肝毒性 饥饿 饮食 
黄芩与黄柏协同保护黄药子致肝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9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5期898-903,共6页王秋红 杨欣 王蒙 杨炳友 匡海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5318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201501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351)
黄药子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临床作用广泛,但是黄药子有毒,容易引起药源性肝损伤。观察黄芩、黄柏及其配伍与黄药子合用时,对黄药子所致肝毒性的缓解作用。该实验采用SD雌性大鼠,黄药子9 g·kg-1连续灌胃28 d造成肝毒性模型,观察各组大...
关键词:黄芩 黄柏 黄药子 肝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年第1期147-152,共6页陈华英 张跃飞 金若敏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201-201-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522807)~~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OTC类解热镇痛药,肝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对APAP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使用miRNA芯片、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如循环miRNA和血清酶等,在临...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 肝毒性 生物标志物 
吴茱萸挥发油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氧化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17
《中国药物警戒》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李晓宇 吴晓文 窦立雯 尹利顺 黄伟 孙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医基础理论专项资助项目(2009CB522802);山东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课题(2008GG2NS02021);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120);山东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药物安全性评价和适宜于抗肿瘤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靶点和复方新药成药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14ZZCX02104)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吴茱萸挥发油导致小鼠肝毒性损伤程度与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小鼠按照吴茱萸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25、1.0、0.25 m L·kg-1,连续给药7天,每天灌胃给药1次,7天后检测血和肝组织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
关键词:吴茱萸 挥发油 肝毒性 氧化损伤 
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3
《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24期4865-4868,共4页廖文强 李波 李莉 赵军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3047);四川省科技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A-2011N-22)
目的:研究吴茱萸提取物致小鼠肝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30只KM小鼠随机分为3组,连续灌胃给予吴茱萸提取物15 d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Erk1/2,CDK8,CK1e,Stat3,Src蛋白表达量。结果:吴茱萸提取物导致Erk1/2,CDK8,CK1e表达量上调(P<...
关键词:吴茱萸 肝毒性 分子机制 WESTERN BLOT 
利用树模型预测中药成分的肝毒性被引量:7
《中国药学杂志》2014年第18期1583-1588,共6页叶立 王新洲 朱永亮 金若敏 叶祖光 姚广涛 刘敬阁 钱向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CB5228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652)
目的建立能够预测中药成分肝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方法从LTKB数据库和国内文献中收集得到了286个人工合成化合物和62个中药成分,作为建立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利用简单决策...
关键词:中药成分 肝毒性预测 推进式决策树 定量构效关系(QSAR) 
雷公藤多苷片抗炎作用及伴随肝毒性研究被引量:18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4年第6期713-716,共4页冯群 孙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医基础理论专项资助项目课题(2009CB522802)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发挥抗炎作用剂量下伴随的肝毒性作用,为其"药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高、中、低剂量组(54.6,27.3,13.7 mg·kg^-1),美洛昔康片组(3.9...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 抗炎 肝毒性 小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