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失疏泄

作品数:266被引量:139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詹向红侯俊林刘永张沁园关徐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岭南疏肝调神针灸技术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符文彬 
【视频简介】岭南疏肝调神针灸技术是岭南针灸名家符文彬教授在传承经典和名师经验的基础上,突出脑与肝在抑郁障碍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脑神失调,肝失疏泄”的病机认识,确立“疏肝调神”治疗“脑神失调,肝失疏泄”相关情志病的针灸治法理...
关键词:针灸技术 肝失疏泄 情志病 病机认识 抑郁障碍 名师经验 疏肝调神 岭南特色 
从脏腑辨治儿童黑棘皮病经验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2期427-428,共2页王志昆 郭华 段晓征 
黑棘皮病是以皮肤形态的改变如乳头状或者天鹅绒样增厚及皮肤颜色加深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疾病。良性黑棘皮病可以见于任何年龄,分为先天型、青少年型和成人型。各种类型的皮肤表现完全相同,只是青少年型病变不明显[1]。发生于青少年期间...
关键词:《医宗金鉴》 黑棘皮病 气滞血瘀 脾失健运 黧黑斑 脏腑辨治 肝失疏泄 大者 
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从肝脾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辨治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34期61-66,共6页马嘉遥 冷锦红 
张静生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项目(2022-304)。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强调形与神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根互生,若形神相失,则脏腑失调,气机不畅,百病丛生。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大部分患者临床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结节较大对周围组织造成压...
关键词:形神一体观 甲状腺结节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调治肝脾 
基于“肝为气化之始”探讨恶性肿瘤与情志关系
《山东中医杂志》2024年第11期1203-1207,1218,共6页蔡柳 熊宏泰 韩欣璞 于惠博 王成磊 郑红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217446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ZYYCXTD-C-202205)。
张锡纯提出“肝为气化之始”,其理论核心包括3个方面:元气萌芽于肝、肝疏泄气机、他脏以助气化。若情志异常导致郁怒伤肝则元气不足;肝失疏泄则气机失调;肝气横逆则脾衰胃败。中医学认为正气亏虚、气机失调、脾胃衰败的动态演变是恶性...
关键词:肝为气化之始 情志异常 肝失疏泄 肝气横逆 恶性肿瘤 
从抗抑郁角度论治肛门坠胀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19期189-192,共4页江欣竹 白克运 谷超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9-0138】;山东省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No.201907109】。
现代医学从炎症角度将肛门坠胀感与抑郁的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中医理论则认为,出现肛门坠胀感或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因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抑郁的发病病机与肛门坠胀相通。因此肛门坠胀可从心、脾、肝辨证论治,发挥抗抑郁...
关键词:肛门坠胀感 抑郁 心身同治 肝失疏泄证 中气下陷证 
邓跃毅教授“多脏合调”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荟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4年第10期851-853,共3页岑洁 徐晓辉 刘晓霞 邓跃毅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No.202240169);“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和中医急诊能力提升孵化项目(No.ZYTSZK2-3)。
慢性肾脏病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临床多从脾肾论治,辅以清湿热、化瘀浊,但仍有部分患者临床效果欠佳。邓跃毅教授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承徐嵩年、陈以平、张琪等肾病名家,以中医、中...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医院肾内科 心肾不交 虚实夹杂 国医大师 肝失疏泄 清湿热 陈以平 
基于“木郁达之”理论探析排便障碍型便秘的诊治思路
《吉林中医药》2024年第10期1138-1141,共4页陈亚光 邸莎 王处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296);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专项资助项目(2022LYJSZX16)。
“木郁达之”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通过追溯其理论源流发现:“木郁”是对肝脏生理功能失常的高度概括,即肝失疏泄。“达之”是一种治疗原则,目的在于使肝气条达、舒畅。排便障碍型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肝失疏泄作为基本病机贯穿疾病始终...
关键词:木郁达之 肝失疏泄 养血柔肝 疏肝理气 清肝泻火 温补肝阳 
闫咏梅教授运用“疏肝醒脑通络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经验浅析
《广西中医药》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赵世英 张慧 闫咏梅(指导)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7KCT-26)。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会加重卒中患者躯体症状,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缓解PSD患者抑郁情绪对促进卒中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闫咏梅教授具有多年中医临证经验,擅长治疗PSD,认为该病主要以“肝失疏泄...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 闫咏梅 肝失疏泄 瘀阻脑络 经验总结 
从“肝失疏泄、神魂失养”探讨围绝经期轻度认知障碍的病机与内涵
《福建中医药》2024年第9期25-27,共3页龚琳 林诗锦 王佳欣 陈惠芳 梁文娜 闵莉 沈建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248,822744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362,2023J01868);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20005);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202410393010);福建省创新训练项目(S202310393006)。
围绝经期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病率高,影响女性健康生活。既往“肾精亏虚,髓海失养”病机难以诠释该阶段认知障碍的发病特征。通过分析该阶段MCI的症状特征,以肝失疏泄、神明异常切入,通过梳理肝魂的内涵与功能,揭示肝魂与认知、思维的关...
关键词:围绝经期 轻度认知障碍 肝失疏泄 神魂失养 
基于皮质醇觉醒反应探讨高神经质人群基础应激表现特征
《中国医药导报》2024年第23期121-126,共6页易爽 郑敏 韦昱 扈新刚 赵燕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32298);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4-JYB-KYPT-11)。
目的从皮质醇觉醒反应角度探讨高神经质人群基础应激表现特征。方法于2014年9月至11月招募北京中医药大学健康女性受试者50人,借鉴心理学神经质人格的概念,将受试者分为高神经质组(28人)及低神经质组(22人),入组时通过贝克焦虑量表、贝...
关键词:高神经质 皮质醇觉醒反应 基础应激 肝失疏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