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主义

作品数:111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升远杨迎平刘成纪杨念群刘大先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上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诗歌创作谈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5年第10期30-31,共2页胡弦 
关于《讲古的人》有些老掉牙的故事,如果仔细听,其中箴言的力量就会显现。就像任何东西所包含的真正意义,都不会因重复而减损。那被讲述的一切,人人皆知,但仿佛又藏着闭合的部分,有时连讲述者也难以察觉。重复,换个冬天换个村子再次重复...
关键词:诗歌创作 讲述者 胡弦 感觉主义 不谙世事 所累 君评 见其 我在 情感深度 
折翅都市的“白鸥之梦”——施蛰存短篇小说《鸥》赏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4期64-66,共3页薛丽君 
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在经历了《上元灯》(1929年)的散文笔致的清丽委婉,《将军底头》(1932年)、《梅雨之夕》(1933年)的现代派心理分析的怪诞奇异,以及《善女人行品》(1933年)这样以写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心理为主的小说集后。
关键词:施蛰存 善女人行品 将军底头 梅雨之夕 上元灯 折翅 新感觉派 性压抑 批判意识 感觉主义 
薄暮细雨意迷离——施蛰存短篇小说《梅雨之夕》赏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0年第4期74-78,共5页薛丽君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刘呐鸥、穆时英主要受当时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施蛰存则更多地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关键词:施蛰存 刘呐鸥 穆时英 现代主义小说 新感觉派 心理小说 新感觉主义 十年 探索者 赏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