秆锈菌

作品数:71被引量:13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远银姚平吴友三李天亚陈万权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中国植保导刊》《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植物保护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全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分析(1990~1994)被引量:10
《植物保护学报》1997年第4期297-302,共6页姚平 曹远银 刘维志 吴友三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资助
1990~1994年5年间一共分离鉴定了小麦秆锈菌菌株1224个,鉴定出21C3CKH、21C3CKR、21C3CTR、21C3CTH、21C3CPH、21C3CPR、21C3CFH、21C3CFR、34C2MKH、34C2MKR、34C2MKK、34C2MFK、34C2MFR、34MKG、34MFG、34MFK、34C1MKH、34C1MKR、34C...
关键词:小麦 秆锈菌 致病类型 毒力频率 
小麦秆锈菌不同小种间竞争能力的研究被引量:6
《植物保护学报》1996年第1期45-50,共6页曹远银 姚平 黄振涛 朱桂清 吴友三 
本试验首次在小麦成株期把我国致病力较弱的优势小种21C3和致病力较强的低频或稀有小种34C2、34C4及116的新鲜夏孢子等量混合后,在长江流域选出的8个感病品种上继代转接。试验结果表明:温室转接5代与田间重复侵染3代后,小种21C3出现频...
关键词:小麦 秆锈菌生理 小种 竞争力 
1993年全国小麦秆锈菌种群动态分析被引量:6
《植物保护学报》1995年第4期303-308,共6页姚平 曹远银 刘维志 吴友三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全国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85-10-01)
1993年我国小麦秆锈病发生较轻,从8个省18个区县中的47个品种上采集到的95个标样中分离到菌株336个,鉴定出21C3CKR、21C3CKH、21C3CTR、21C3CTH、21C3CFR、21C3CFH、34C1MKR、34C1MKH和34C2MKR等9个致病类型;21C3CKR的出现频率为65.2%...
关键词:小麦 秆锈菌 致病类型 抗性基因 毒力频率 
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毒性基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植物保护学报》1994年第2期103-107,共5页陈万权 胡长程 谢水仙 
利用29个抗秆锈病小麦单基因系(或近等基因系)对来自我国云南、陕西、辽宁、四川等16个省(区)的74个菌株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频率、毒性因子、毒性值和毒性基因组合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毒性基因V6、V7b、...
关键词:小麦 秆锈菌 单基因系 毒性 基因 
一九九○年全国小麦秆锈菌小种动态被引量:10
《植物保护学报》1993年第1期65-70,共6页姚平 曹远银 吴友三 
1990年在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42个县采集到小麦秆锈病(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标样129份,从中分离鉴定了183个菌株。小种命名中同时采用了原半开放式鉴别寄主系统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禾谷类锈病室代码(Pgt-code)系统构成...
关键词:小麦 秆锈病 毒力频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