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变质区

作品数:16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振升刘正宏徐仲元李树勋金巍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长春地质学院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地质》《矿产与地质》《地质通报》《中国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林省桦甸市溜河地区角砾岩型金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方向
《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9期94-97,共4页牛力功 郭丕夷 徐学飞 刘鹏龙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桦甸市溜河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内三道溜河大架金矿床、六批叶金矿床及头道溜河头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分析,总结了区内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关键词:桦甸市 溜河 高级变质区 金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吉林溜河成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指标的应用被引量:3
《矿产勘查》2010年第S1期136-141,共6页夏立君 张维宁 陈奇 
溜河地区为太古宙高级变质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属于找矿空白区,90年代以后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结合地质、物探综合手段,先后发现了头道溜河西区金矿、大架沟金矿、大西沟金矿、蜇麻沟金矿...
关键词:溜河地区 高级变质区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找矿指标 
吉林溜河高级变质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2
《矿产勘查》2010年第S1期146-149,共4页孙兆祥 陈兆仁 郑晓惠 
通过对吉林省桦甸市溜河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内三道溜河大架金矿床、冰湖沟金矿床及头道溜河头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分析,总结了区内金矿富集特征和找矿方向。
关键词:桦甸市 溜河 高级变质区 金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高级变质区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专题获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组高度评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第6期973-973,共1页
《高级变质区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方法》是由杨振升教授等4人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综合研究专题。由沈其韩院士为主任的专家组评审认为,该成果是一部特色明显和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为高级变质区构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提高高...
关键词:中国地质调查局 高级变质区 综合研究方法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专家组 专题 评价 评审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乌拉山地区早前寒武系研究的重要进展及对高级变质区开展地层工作的几点建议被引量:22
《地质通报》2006年第4期427-433,共7页杨振升 徐仲元 刘正宏 黄道玲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J5.3.4和200113000021)成果。
介绍了1996—2003年期间,通过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尤其是高级变质地层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些进展是:重建了一个由4个岩群12个岩组构成的早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发现了枣儿沟...
关键词:高级变质区 早前寒武纪地层 构造-岩层-事件法 大青山-乌拉山地区 内蒙古 
勘查地球化学在吉林省溜河地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被引量:6
《矿产与地质》2005年第6期629-633,共5页李国廉 孙肇祥 单承恒 
地球化学勘查在金属矿产找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吉林省溜河地区应用分散流测量、次生晕测量等方法,找矿效果显著。经对有利构造部位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查证,在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内发现了大型构造蚀变岩型六批叶沟金矿。
关键词:勘查地球化学 高级变质区 异常查证 溜河地区 吉林省 
孔兹岩系事件与太古宙地壳构造演化被引量:41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第4期206-212,共7页杨振升 徐仲元 刘正宏 
孔兹岩系是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中较为常见的变质沉积岩石地层单位 ,它以富铝(含墨 )的矽线榴云片麻岩为特征 ,伴有石英岩、钙硅酸盐岩及富镁大理岩等组合而成的一套岩石地层。内蒙古大青山地区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重要进展之一 ,是对发育...
关键词:孔兹岩系事件 高级变质区 太古宙 沉积岩 地层层序 大青山 地壳 构造地质 
柳河地区晚太古代高级变质区地质特征及变质作用
《吉林地质》1998年第4期65-75,共11页王永胜 曲永贵 王福宽 刘凤侠 
笔者在1∶5万区调工作中,于吉林省柳河地区首次发现了高级变质区,其变质程度达到麻粒岩相。通过野外地质观察、薄片研究、放射性同位素、p-T-t轨迹等方法和手段,对该区的变质时代、变质阶段、变质温压及构造环境等方面做了较...
关键词:柳河地区 麻粒岩相 变质岩 变质区 地质特征 
华北晚太古代-早元古代高级变质区的变质PTt轨迹及其地壳热动力学演化模式被引量:30
《岩石学报》1996年第2期208-221,共14页金巍 李树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矿部资助
华北高级变质区是早前寒武纪下地壳的组成部分,经历复杂的地质演化。根据变质PTt轨迹和变质矿物冷却年龄研究,确定高级变质区PTt演化具有两种基本形式:(1)逆时针IBC型轨迹和(2)顺时针ITD型轨迹。前者属晚太古代末...
关键词:华北地区 PTT轨迹 变质岩 热动力学 演化模式 
冀东高级变质区的构造特征──冀东太古宙地质问题讨论之三被引量:5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5年第2期167-180,共14页王启超 肖文选 张德生 
按照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将区内划分为迁西群分布区的弱变形域和遵化群分布区的强变形带。根据各种形变特征,认为迁西群及遵化群分别存在三次及两次叠加褶皱,其中迁西期形成的为轴面南倾的东西向线状同斜褶皱;遵化期第一幕为北东...
关键词:变质区 剪切带 叠加褶皱 构造样式 冀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