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稻瘟病

作品数:37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耀平程永盛何秀英陈粤汉陈钊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稻米》《中国种业》《中国农技推广》《农村百事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高抗稻瘟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深两优326的选育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23年第4期70-72,共3页黎妮 胡忠孝 刘海 李日生 王伟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200801)。
深两优326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高配合力两系不育系深08S与自育恢复系R326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抗稻瘟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高抗稻瘟病、抗倒力强、米质优,202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
关键词:杂交水稻 深两优326 优质 高抗稻瘟病 选育 
聚合gs3、Pita及Pib基因创制长粒高抗稻瘟病核心粳稻种质被引量:5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第6期1990-1998,共9页毛艇 李鑫 刘研 张战 钟顺成 王诗宇 赵一洲 倪善君 李旭 
辽宁省种质创新藏粮于技专项(2022JH1/1020000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2XTCX0501);辽宁省自然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9-ZD-0397)共同资助。
优质粳米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大,其中,长粒型粳米由于外观品质优异愈加受到市场青睐。中国的传统粳稻多为短圆粒型,通过引入长粒等位基因,改良短圆粒型粳稻的外观品质,并综合考虑稻瘟病抗性,创制长粒高抗稻瘟病粳稻核心种质意义重大。本研...
关键词:粳稻 粒型 GS3基因 Pita基因 Pib基因 
优质高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深两优1378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20年第3期83-85,共3页陈淳 周丹华 王慧 陈志强 刘永柱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102);广东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项目。
深两优1378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优良的两系不育系深08S与自育的优良恢复系航恢1378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熟期适中,米质优,高抗稻瘟病,201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水稻 深两优1378 优质 抗病 选育 
高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305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18年第6期76-78,共3页彭锐 彭既明 唐自标 孙佳丽 毛志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103);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7-2017);广西自治区主席科技资金(1517-01)
Y两优305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自育的两系不育系Y58S与自育的恢复系P305配组与广东伟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高抗稻瘟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水稻 Y两优305 高抗稻瘟病 选育 
五山丝苗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8年第9期14-14,共1页
2018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特征特性1.属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中、晚兼用,广东省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09-114天,比粳籼89早熟3天。2.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均为100%,病圃鉴定穗瘟1-1.67级,叶瘟1级...
关键词:高抗稻瘟病 抗白叶枯病 全生育期 广东省 常规稻 感温型 品种 晚造 
粤晶丝苗2号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6年第12期11-11,共1页
特征特性 粤晶丝苗2号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131天,晚造115天。株型集散适中,稳生稳长,群体结构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株高102厘米,穗长22.1厘米,亩有效穗数21.4万,每穗总粒数125粒,结实...
关键词:每穗总粒数 高抗稻瘟病 抗白叶枯病 全生育期 群体结构 有效穗数 理化指标 垩白粒率 
高抗稻瘟病品种粤标5号的遗传背景及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1
《热带作物学报》2016年第9期1659-1663,共5页付魏魏 何秀英 刘维 程永盛 卢东柏 林菲 廖耀平 陈钊明 陈粤汉 王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4711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S201301001285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5A020209043)(No.2014B07070601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504010029)
粤标5号是应用分子标记技术育成的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应用水稻12条染色体的237对SSR标记对该品种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93个标记在亲本间有明显的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39.2%;在各染色体上,基因型来自轮回亲本的比例为30.0%~100...
关键词:水稻 品种 遗传背景 农艺性状 
高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泸恢37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5
《中国稻米》2016年第1期97-99,共3页况浩池 曾正明 蒋钰东 罗俊涛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四川省“十二五”财政基因工程项目;四川省“十二五”水稻育种攻关项目;四川省德阳市成果转化项目
泸恢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蜀恢527/多恢57的杂交后代F7优良株系与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抗稻瘟病种质资源04R-1051杂交育成的籼型恢复系。泸恢37含有Pikm和Pik-1基因,具有高抗稻瘟病、恢复力和配合力强、制种产量...
关键词:杂交稻 恢复系 抗稻瘟病 泸恢37 选育 应用 
黑龙江首个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问世
《种业导刊》2015年第2期32-32,共1页
黑龙江农科院耕作栽培所历时11年选育出全省第一个达到国家标准的一级米粳稻品种——"龙稻18",填补了该省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的空白。据"龙稻18"的育成者省农科院张凤鸣研究员介绍,该品种采用有性杂交育成,长粒,高抗稻瘟病,耐冷性...
关键词:水稻品种 黑龙江 国标 杂交育成 高抗稻瘟病 大面积生产 粳稻品种 国家标准 
黑龙江首个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问世被引量:1
《黑龙江粮食》2015年第2期38-38,共1页
据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历时11年选育出全省第一个达到国家标准的一级米粳稻品种——“龙稻18”,填补了该省国标一级米水稻品种的空白。据“龙稻18”的育成者黑龙江省农科院张凤鸣研究员介绍,该品种采用有性杂交育成...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品种 国标 黑龙江省农科院 杂交育成 高抗稻瘟病 大面积生产 粳稻品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