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韧钢

作品数:36被引量:29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自东陈晓华庞晓露乔利杰杨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沈阳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稀土》《新材料产业》《宽厚板》《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无Co超高强高韧马氏体钢回火微观结构的穆斯堡尔谱被引量:1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张国英 钱存富 曾梅光 李荣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98 A2 8 0 1 0 2 )
用M ssbauer谱学对新型无Co高强高韧钢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超精细场分布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合金元素的分布 ,碳化物和奥氏体量随回火温度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新型无Co高强高韧钢在低温回火阶段析出的主要是ε碳化物 ,且随回火温度...
关键词:合金元素分布 微观组织 超精细场 高强韧钢 马氏体钢 回火 穆斯堡尔谱 
应用BP网络建立新型高强韧钢的结构形成因子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钢铁研究学报》2001年第6期65-67,共3页钱存富 赵秉军 陈芳芳 曾梅光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98-A2 8-0 1-0 2 )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 19组新型高强韧钢的试验数据所对应的结构形成因子 S值 ,从中随机抽取 16组数据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 BP结构进行训练 ,用其余 3组数据进行检验 ,其平均训练误差为 0 .8731% ,平均检验误差为 0 .96 5...
关键词:高强韧钢 结构形成因子 人工神经网络 BP网络 抗拉强度 
新型高强韧钢成分设计的经验公式被引量:5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351-353,共3页钱存富 张国英 陈芳芳 曾梅光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 98 A2 8 0 1 0 2 )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计算了 1 7组新型高强韧钢的实验数据所对应的结构形成因子S值 ,用其中 1 2组数据 ,建立了结构形成因子S与抗拉强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应用其余 5组数据进行检验 ,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其最大误差为 5 6% ·
关键词:高强韧钢 合金 成分设计 价电子结构 结构形成因子 抗拉强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