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六》

作品数:72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爱云修文乔贾金利陶春军杨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文学史中的另一份《礼拜六》
《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2期61-69,共9页黄海丹 刘卫国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JZD037)阶段性成果;广东省课题《现代通俗文学与左翼文学关系研究(1923—1949)》(项目号:GD24YZW03)。
提起《礼拜六》,首先会让人想起通俗文学期刊的代表、鸳鸯蝴蝶派的主打刊物。其实,还有一份《礼拜六》值得关注。这一份《礼拜六》,累计办刊近二十年,它既有通俗报刊的属性,又曾归左联成员方之中主编,为聂绀弩、欧阳山、徐行、耶戈、刘...
关键词:《礼拜六》 鸳鸯蝴蝶派 现代文学史 欧阳山 聂绀弩 言说空间 近二十年 通俗文学期刊 
“逃避自由”——《礼拜六》言情小说与现代情感结构转型难题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23年第3期24-32,共9页邓瑗 
《礼拜六》是研究现代情感结构转型难题的极佳个案,其早期小说延续了“以情至性”的古典言情传统,但在民初时变影响下,“情”“性”分裂,儒家情感结构逐渐失效。1921年《礼拜六》复刊后,开始接受五四新文学的“情”“欲”社会化,转向启...
关键词:《礼拜六》 情感结构 转型 自由 
狼虎会——1920年代沪上文艺叙餐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8-17,共10页曾安菁 
1920年代,上海出现了一个文艺叙餐会——“狼虎会”,该会滥觞于1917年周瘦鹃、陈小蝶、丁慕琴、李常觉四人的影戏之约,并于1920年正式创立,其成员来自文学、新闻、出版、美术、电影等不同领域。狼虎会采用轮值的形式,每逢礼拜六举行一次...
关键词:狼虎会 鸳鸯蝴蝶派 文人雅集 《礼拜六》 周瘦鹃 
说/闲/书
《师道(人文)》2023年第3期40-40,共1页张心科 
常听人说:“正在读闲书”,或者“买了几本闲书”。不知他们为什么这么称呼,也不知道他们所说的“闲书”的标准是什么。“闲书”大概一是指通俗的书,二是指次要的书,三是指为了打发时间或求得内心愉悦的书(有空闲时间可看,为了获得闲情可...
关键词:言情小说 《礼拜六》 武侠小说 《读者》 专业书刊 空闲时间 《良友》 《知音》 
民国时期的沪上文化闻人——王钝根
《都会遗踪》2023年第1期98-109,共12页张鸿 
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王钝根,作为报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报纸文艺副刊《申报·自由谈》,作为期刊主编创办了《礼拜六》《社会之花》等通俗文学杂志,他创作了“民国三大奇书”之一的《百弊放言》,编选了对后世影响极大...
关键词:《礼拜六》 鸳鸯蝴蝶派 民国时期 期刊主编 民国文人 生存状态 通俗文学 《申报·自由谈》 
周瘦鹃创办画报崎岖路
《档案春秋》2022年第12期17-21,共5页周利成 
周瘦鹃是中国近代小说鸳鸯蝴蝶派的领袖,主持《申报》副刊“自由谈”长达12年,最早将高尔基的作品介绍到中国;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先后创办、参编、独编《礼拜六》《半月》《紫兰花片》《乐观月刊》《游戏世界》《舞侣》《新家庭》...
关键词:周瘦鹃 《申报》 《良友》 《紫罗兰》 鸳鸯蝴蝶派 画报 《礼拜六》 重量级人物 
求真 崇善 爱美——略谈叶圣陶文言小说折射出的教育思想光芒被引量:1
《中学语文》2020年第33期49-51,共3页赵国庆 
“1913年年底,叶圣陶开始用文言写短篇小说,发表在《礼拜六》《小说海》等刊物上,前后两年共二十来篇”(叶至善,《叶圣陶集1·小说(一)·〈《穷愁》〉编后》),现收在《叶圣陶集》里的有14篇,应该说这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值得我们好好挖掘...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范大学 大学学报 叙事研究 书面材料 叶至善 文言小说 《礼拜六》 
《〈申报〉〈新申报〉小说家述考(1907-1919)》简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罗紫鹏博士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该著挖掘、考证晚清民初小说家的生平史料,爬梳《申报》《新申报》《新闻报》《晶报》《申报月报》《礼拜六》《社会之花》等二十余种近现代报刊资料,整理《申...
关键词:《礼拜六》 《新闻报》 《申报》 晚清民初 《晶报》 传媒学院 生平史料 小说家 
从周瘦鹃《行再相见》看《礼拜六》前百期的“熏陶之责”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20-26,共7页郑依梅 
民初上海,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变化,人们对报刊的需求愈加多样化.在此种社会背景下,由中华图书馆发行、王钝根主编的《礼拜六》周刊应运而生,其通俗文学期刊的定位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也因其隐含的熏陶人心、反映现实的功用...
关键词:《礼拜六》前百期 《行再相见》 “熏陶之责” 社会伦理小说 
《礼拜六》与上海现代市民文化的形成被引量:2
《上海文化》2019年第4期86-91,126,共7页杨晓林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阅读调查及资料库建设"(项目号:13&ZD120)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期是上海由乡村向都市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市民文化的形成是核心的要素,只有诞生现代性的城市市民及形成相应的市民意识,才能成功建立现代性都市。在上海市民文化的早期形成过程中,鸳鸯蝴蝶派通俗作家们所主编...
关键词:《礼拜六》 上海 市民文化 现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