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

作品数:325被引量:1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沈伯俊胡以存梁满仓朱绍侯余鹏飞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襄樊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游古隆中
《小溪流(儿童号)》2024年第12期55-56,共2页黄玺月 王钰婕(指导) 倪如依(绘) 
小贴士襄阳“古隆中”,又称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有1800多年历史,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襄阳“古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关键词:文化遗址公园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中对》 三顾茅庐 风景旅游区 古隆中 襄阳 
刘备入川:一场多方利益博弈下的战略进攻
《廉政瞭望》2024年第8期18-21,共4页杨智淋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战落下帷幕。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深刻改变了当时天下群雄的力量对比格局。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加紧了力量调整和地盘争夺。作为此战最大的获益方,刘备自此告别了四处投靠的颠沛...
关键词:赤壁之战 《隆中对》 刘备集团 力量对比 利益博弈 阶段性目标 孙权 十三年 
被低估的鲁肃与被神化的诸葛亮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23年第9期75-76,共2页李家人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隆中对》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三国中最为智慧人物的代表——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为刘备提出了扭转颓势、兴复汉室的战略规划,其高瞻远瞩的眼光与不容置疑的气势,为《隆中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关键词:《隆中对》 兴复汉室 鲁肃 战略规划 《三国演义》 诸葛亮 被神化 三国 
温暖的布衣
《思维与智慧》2023年第27期46-47,共2页潘新日 
我说的布衣,不是《隆中对》里诸葛亮所说的“布衣”,而是指用棉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早先,村子里的老人几乎都会纺线织布,每家都有一架纺车。白花花的棉花,到了她们手里,就变成了线,成了可以织布的线,可以纳鞋底的线,可以绣花的线,可以...
关键词:《隆中对》 布衣 诸葛亮 织布 棉花 
推荐谁
《党员文摘》2023年第14期60-61,共2页张勇 
一《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诸葛亮。有了“卧龙先生”,他如鱼得水,《隆中对》将三分天下规划得妥妥的,赤壁兵、席卷荆襄、入主西川……诸葛亮出山,离不开两个重要人物的推荐:一个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另一个是谋士徐庶。...
关键词:《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 三分天下 自古及今 李广难封 司马徽 武将 诸葛亮 
襄阳:古隆中穿越千年,寻梦三国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炊烟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交翠”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这样描写古隆中。古隆中景区位于襄阳市城西13公里处,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早年隐...
关键词:山水间 寻梦 三分天下 三国时期 罗贯中 《隆中对》 《三国演义》 古隆中 
成都:千古成都绿酎醲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3年第6期39-39,共1页耿慧格 
成都【北宋】杨亿五丁力尽蜀川通,千古成都绿醴。白帝仓空蛙在井,青天路险剑为峰。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起卧龙。张载勒铭堪作戎,莫函谷一丸封。成都,又名蓉城、锦城、锦官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隆中...
关键词:勒铭 蜀汉政权 四川盆地西部 险塞 《隆中对》 历史文化名城 锦官城 天府之土 
被低估的鲁肃与被神化的诸葛亮
《领导文萃》2023年第12期40-43,共4页李家人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隆中对》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三国中最为智慧人物的代表--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为刘备提出了扭转颓势、兴复汉室的战略规划,其高瞻远瞩的眼光与不容置疑的气势,为《隆中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其实,在早于《...
关键词:隆中对 《隆中对》 鲁肃 孙权 兴复汉室 战略规划 诸葛亮 被神化 
徒此揖清芬
《中国女性(海外版)》2023年第4期94-94,共1页鲍尔吉·原野 
诵唐诗宜来襄阳,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唐诗三百首》中有二十七首涉及襄阳。读三国宜来襄阳,诸葛亮在这里十载耕,留下《隆中对》。学书法宜来襄阳,此地养育米蒂,人称“米襄阳”。我来襄阳,没带唐诗...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孟浩然 《隆中对》 古城墙 白居易 襄阳 唐诗 李白 
关羽之死,蜀汉君臣难辞其咎
《纪实》2023年第2期89-90,共2页彭春岭 
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中,为刘备集团未来的发展路线做了这样一个规划:“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后来的形势真如诸葛亮...
关键词:《隆中对》 益州 刘备集团 曹魏集团 霸业 诸葛亮 钳形攻势 蜀汉君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