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号分类法》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君立熊爱民马张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贵州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图书馆学刊》《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学研究》《警察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冒号分类法》与《中图法》整体结构比较被引量:2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88,共4页熊爱民 
运用范畴、划分、概念、空间等的原理和方法,对《冒号分类法》、《中图法》作了两点比较: 1两种情报语言分类表结构的组织方法不同; 2两种情报语言的词汇语义概念和语法规则不同。结论:《中图法》类表的分类体系与用它组织的文献集合形...
关键词: 国图书馆分类法 冒号分类法 情报检索语言 
浅谈《冒号分类法》的贡献
《警察教育》2003年第4期34-35,共2页郑志敏 
关键词:《冒号分类法》 分类特征 编制思想 图书分类法 标记制度 
《国际十进分类法》、《冒号分类法》首次传入中国问题新释被引量:5
《图书馆杂志》2000年第3期13-14,共2页俞君立 
UDC由朱家治先生于1926年首次传入我国,CC由胡延钧先生于1936年首次传入我国。上述关于UCD、CC首次传入中国的时间比有些学者提出的时间分别提前了约30年与20年。
关键词:中国 国际十进分类法 引进时间 冒号分类 分类 
《冒号分类法》第七版评介被引量:1
《图书情报工作》1995年第4期74-78,共5页马张华 
概要介绍了《冒号分类法》第七版的修订,对新版在基本主题、特定点表、共同点表、基本范畴、相关系和标记符号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冒号分类法 评介 第七版 修订 
《冒号分类法》特点简析被引量:2
《图书馆学研究》1990年第2期36-41,共6页尚克聪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于1933年发表的《冒号分类法》是一部新型的分类法。它的出现开创了图书分类法研究的新方向。阮冈纳赞的理论主导了此后的分类法乃至情报检索语言的研究活动。今天,进一步研究充实阮氏理论和技术,并把它用于文献...
关键词:冒号分类法 特点 图书分类法 
《冒号分类法》(第七版)评价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9年第1期84-88,共5页P.达亚尼 肖燕 
1.《冒号分类法》(第七版)的出版情况《冒号分类法》(第七版)——基本深度版第1卷终于问世了。此版早在1971年就拟定出版,然而,真正出版却迟至1987年。本版著者是已故的阮冈纳赞,编者是M. A.哥皮那特(Gopinath)——一个阮冈纳赞的忠实...
关键词:冒号分类法 评价 
《冒号分类法》反辩证思维批判
《图书馆学刊》1985年第1期23-27,共5页范并思 
《冒号分类法》的发展,分为第一、二、三版——第四、五、六版——第七版三个阶段。它的前三个版本是带着革命的辩证法走进图书分类领域的。阮冈纳赞研究了主题领域的发展变化,认为主题发展对类目体系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每一类目都...
关键词:冒号分类法 图书分类 阮冈纳赞 主题领域 辩证思维 容纳性 分面 后组式检索语言 《中图法》 指示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