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

作品数:332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永超徐朔方杨磊侯迎忠陆艺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罢梁案”后岛内各方反应
《台湾工作通讯》2024年第10期34-35,共2页艾婕 
备受岛内关注的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于10月13日投票,不同意票数8万余张,超过6万余张的同意票,罢免宣告失败。各方反应梳理如下。岛内各主要政党反应中评社、《联合早报》、《明报》等媒体均于13日晚间第一时间报道投票结果,并关注岛内...
关键词:《联合早报》 《明报》 宣告失败 罢免 投票 
善用本地资源 共建文化社区——以《嘉兴日报》江南周末副刊的运营实践为例
《传媒评论》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周伟达 
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曾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明报》创始人金庸先生亦有说法:“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港闻和国际电讯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副刊做得出色的话,那张报纸就会与众不同。”无...
关键词:赵超构 文学爱好者 《明报》 报纸 金庸先生 副刊 运营实践 受众 
独特的办报方法
《风流一代》2024年第5期23-23,共1页李泽远 
1959年金庸在香港地区创办《明报》,坚持不懈地采用“无为而治”的方针,用纸条抄录编辑、员工的“无为”情况:编辑文稿中出现题目词不达意、文章中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都抄写在纸条上,有人称道为“金氏纸条”。他从不召...
关键词:《明报》 金氏 无为而治 词不达意 错别字 管理法 编辑 香港地区 
来如流水逝如风(外一篇)
《天涯》2023年第5期80-98,共19页林遥 
一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在我印象里可能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人文气息的一部小说。从金庸创作的时间线来说,《倚天屠龙记》在他的十五部小说中,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神雕侠侣》在《明报》连载结束的时间是1961年7月8日,但《明报》很早...
关键词:《神雕侠侣》 金庸 《倚天屠龙记》 《明报》 射雕三部曲 人文气息 
独特的办报方法
《演讲与口才》2023年第20期64-64,共1页李泽远 
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铺,浙江省嘉兴海宁人。1948年移居中国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政治评论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59年金庸在香港地区创办《明报》,坚持不解地采用“无为而治”的方针...
关键词:金庸 武侠小说 《明报》 无为而治 中国香港 词不达意 社会活动家 
金廉办报的“字条管理法”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2023年第10期20-20,共1页张达明 
1959年,金庸先生和同学在香港地区创办了《明报》。虽然掌管《明报》34年,但金庸的管理始终是“无为而治”。他从不召开员工会议,而是采取独特的“字条管理法”。若发现某位编辑出现题目词不达意、文章中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
关键词:《明报》 金庸先生 无为而治 管理法 词不达意 错别字 香港地区 字条 
金庸捐款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2023年第7期30-30,共1页王厚明 
1979年前后,金庸以《明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台湾,他主动拜访中国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敖。然而李敖却并不待见金庸,认为武侠小说在文学里不人流,是上不得台面的。闲谈时,金庸说,自1976年10月19岁的长子离世后,这些年他开始精研佛学...
关键词:台湾著名作家 金庸 武侠小说 《明报》 李敖 中国台湾 佛教徒 
金庸对《笑傲江湖》“删改增”的背后——“现代文学版本谈”之三
《博览群书》2023年第5期47-52,共6页陈超 
1967年4月《笑傲江湖》始于《明报》连载,并由武史出版社出版合订本,是为“旧版”(亦称“连载本”)。此后,金庸于1980年完成了历时10年的作品修订,集成《金庸作品集》授权三联书店出版发行,是为“修订版”;又于2001年再次修订后由广州...
关键词:《笑傲江湖》 金庸 《明报》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初版本 影视改编 认可程度 
金庸办报的“字条管理法”
《知识窗(原创智慧书)》2023年第2期55-55,共1页张达明 
1959年,金庸先生和同学在香港地区创办了《明报》,虽然掌管《明报》34年,但金庸的管理始终是“无为而治”。他从不召开员工会议,而是采取独特的“字条管理法”,若发现某位编辑出现题目词不达意、文章中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
关键词:浅显易懂 《明报》 金庸先生 无为而治 管理法 词不达意 错别字 言简意赅 
金庸捐款
《领导文萃》2023年第1期126-127,共2页王厚明 
1979年前后,金庸以《明报》记者的身份来到台湾。期间他主动拜访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敖,然而李敖却并不待见金庸,认为武侠小说在文学里不入流,是不上台面的。闲谈时分,金庸说到,自1976年10月19岁的长子查传侠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关键词:台湾著名作家 金庸 武侠小说 《明报》 李敖 哥伦比亚大学 上台面 佛教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