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

作品数:87被引量:3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岳晓云徐敬珉潮鲁张永芳王红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析中国小提琴作品中“草原形象”的塑造与表现——以《牧歌》与《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为例
《艺术家》2024年第8期75-77,共3页詹斯阳 
小提琴从西方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出现了许多中国小提琴作曲家和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不乏对中国已有作品的改编以及对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借鉴。本文以中国小提琴作品中“草原形象”的塑造与表现为研究主题,以《牧歌》与《...
关键词:中国小提琴作品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牧歌》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 演奏表现 生成基础 小提琴 草原 
蒙古族长调与舞蹈中“意味性”动作的结合——以《牧歌》为例
《海外文摘》2024年第14期0025-0028,共4页曲虹霖 何华铭 
本文以《牧歌》为例,探讨了蒙古族长调与舞蹈中“意味性”动作的结合。教学上,本文以音舞融合为根本出发点,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特别是蒙古族长调)与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代表性元素动作相结合。通过音乐旋律线、节奏点的起伏变化...
腔与词的互动: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韵味被引量:2
《绥化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85-86,89,共3页靳潇 张永芳 
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音乐学专业校内监测评估体系构建研究”(2020jyxm1147)
腔与词是构成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和韵味非常关键的内容,在研究的过程中,从腔与词的互动中剖析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韵味,能实现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进一步赏析,文章以《乌和尔图和灰腾》《牧歌》等民族声乐作品为例,从腔与词的互动中剖析民...
关键词:词与腔 民族声乐作品 风格 韵味 《乌和尔图和灰腾》 《牧歌》 
大提琴与民族音乐的碰撞——以《牧歌》为例
《文存阅刊》2023年第13期121-123,共3页刘玉麒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西方音乐的文化不断与中国传统音乐产生碰撞。如何将大提琴这一西方乐器“西为中用”是现在很多大提琴演奏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将西洋乐器民族化是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使之...
关键词:大提琴 民族化 马头琴 牧歌 
李斯特钢琴作品《牧歌》的和声技法研究
《黄河之声》2023年第4期34-38,43,共6页魏铭宣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出生于匈牙利的他是非常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是浪漫主义前期最为出众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李斯特钢琴作品《牧歌》无论是在音乐语言上还是在创作观点上都为后期的作曲家打开了广阔的思路,而在其之...
关键词:李斯特 《牧歌》 个性化和声 曲式分析 
合唱作品《牧歌》的艺术特征
《艺术评鉴》2022年第24期103-106,115,共5页于琴 
合唱作品《牧歌》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本文首先分析了《牧歌》的创作背景,接着从《牧歌》这首合唱作品的曲式解构、艺术特色、歌词表达、写作手法、合唱织体五个方面,重点分析其艺术特征,再次分析作品的指挥特点,并总结出这...
关键词:合唱作品 《牧歌》 艺术特征 
柯尔文手势在中小学合唱中音准训练的实践与应用——以合唱作品《牧歌》为例
《东方娱乐周刊》2022年第9期149-152,共4页裴家佳 
在现代中小学合唱课堂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合唱演唱水平的提高,还要在课堂内使用适当的教学法,使课堂的氛围更具丰富多彩,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音准是合唱中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合唱演出好坏的衡量标准之一。柯尔文手势直观具象性的特点...
关键词:合唱 音准 柯尔文手势 训练 
当代室内乐的视听跨界--评《移动的风景:当代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
《音乐生活》2021年第7期19-22,共4页孙焱 
2018年6月8日和6月12日,由青年作曲家、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张昕导演的《移动的风景:当代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和浙江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厅盛大上演,本场音乐会也是她所创作的室内乐作品《牧歌》的国家艺术基金小型...
关键词:作品音乐会 上海交响乐团 室内乐 国家艺术基金 小型项目 《牧歌》 跨界 音乐厅 
无伴奏混声合唱《牧歌》曲式分析及演唱处理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20年第23期73-75,共3页吉梦 
无伴奏混声合唱《牧歌》是作曲家瞿希贤改编自内蒙古昭乌达盟同名民歌。通过精心编写,使原来的民歌更能体现草原风情,旋律优美动人,更具诗情画意。本论文通过查阅《牧歌》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艺术贡献,结合作品艺术风格、曲式结构...
关键词:民歌 瞿希贤 和声曲式分析 演唱处理 曲式结构 歌词表达 
无伴奏合唱《牧歌》创作手法探究
《当代音乐》2020年第8期104-106,共3页杨依芸 
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民歌作为最能够反映人民生活、情感、思想、愿望的一种音乐体裁,背后凝聚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积淀。无伴奏合唱,由于其"高难度"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合唱艺术的最高形式。瞿希贤是我国早期探索无伴奏合唱,并为其创新与...
关键词:无伴奏合唱 《牧歌》 民歌元素 创作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