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

作品数:70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郁宝华赵晓航李媛媛吴梦雄廖健春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北京大学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投影、方向、你我:从读者接受视角探求《偶然》的情外之思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1期173-175,共3页吴一昊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时期到达发展高峰。受其影响,许多文学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突起。新月诗派也曾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偶然》是其作品之一,且常被归为“爱情诗”一类,但通读全诗,可发现其主...
关键词:《偶然》 徐志摩 接受美学 读者接受 
中西爱情诗比较——以叶芝《当你老了》和徐志摩《偶然》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6期139-140,共2页高婷婷 
中西方的爱情诗在创作背景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诗歌内容和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叶芝和徐志摩的诗都对爱情有独到的见解。分析叶芝的《当你老了》与徐志摩的《偶然》这两首诗中的爱情表达,可以看出中西方的爱情差异体现在感性...
关键词:爱情诗 比较 叶芝 徐志摩 
徐志摩名作《沙扬娜拉》与《偶然》比较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11期162-164,共3页高占伟 刘雨竹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与《偶然》这两首小诗在取材特点、艺术结构及主旨内蕴等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共性特点。
关键词:游历之作 离别之情 张力美 哲理美 
生命与诗美在沉凝中升华——兼论《偶然》在徐志摩诗歌创作中的意义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9期17-19,共3页秦林芳 
1926年,因"单纯信仰"的幻灭,徐志摩其人其作开始内敛情感、走向"智性"一路。他沉潜到自我生命的深处,去凝视自己、拷问自己,对生活、对人生作出了理性的思考。其生命由"感性"到"智性"的升华,使其诗作也发生了变化。此期所作的《偶然》...
关键词:徐志摩 《偶然》 智性 
生命中的偶然与无奈——解读徐志摩诗《偶然》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11期71-73,共3页郁宝华 
写于1926年的《偶然》是徐志摩诗歌中不多见的形式完美、意蕴丰富、哲理深刻的作品。作为一首爱情诗,《偶然》浓缩了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曾经的相识、曾有过的情感和最终分开的结局,短短两节诗实际蕴含了男女两种声音互相对话的戏剧性结...
关键词:徐志摩 《偶然》 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