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

作品数:69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朱贺福李清宇黄望莉薛东琛尹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温州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秋海棠》的民国文艺往事
《文史天地》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沈鲁 
1941年,作家秦瘦鸥发表在《申报·春秋》上的长篇小说《秋海棠》吸引了万千大众,进而掀起了长达数年之久的《秋海棠》“文艺旋风”。1942年,《秋海棠》出版发行了小说单行本,同年,著名导演马徐维邦将其改编为电影并于1943年首映于上海。...
关键词:出版发行 单行本 文艺 
“鸳鸯蝴蝶派”的改造、蜕变与新生——以《秋海棠》的版本变迁为考察中心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徐文泰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40年代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异文汇校与版本考释研究”(22ZWC00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40年代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版本发掘与考释研究”(2022SJYB1449)。
《秋海棠》作为鸳鸯蝴蝶派(下文简称为鸳蝴派)小说中社会言情类的深化,是由时代召唤与主体诉求共同决定的。它既继承了旧鸳蝴派小说的题材与某种趣味,又对其视角、人物、思想进行了扬弃,因而其文本呈现斑驳芜杂的特征。《秋海棠》从初...
关键词:秋海棠 版本 时代召唤 主体诉求 修改 
向梅兰芳致敬:论费穆抗战话剧《秋海棠》的戏中戏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3年第6期34-41,共8页李清宇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张爱玲小说叙事与京剧表演艺术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BWY008。
要:1942年年底,上海艺术剧团推出了由费穆主创的话剧《秋海棠》。该剧中的种种情节,不过是费穆的隐喻,意在颂扬梅兰芳在抗战中坚守民族气节,甘愿牺牲一艺术生命的义举。费穆在该剧演出中穿插了《苏三起解》《宇宙锋》等京剧片段,而设置...
关键词:梅兰芳 费穆 抗战话剧 《秋海棠》 戏中戏 
侠肝义胆照海棠——论《秋海棠》中的“侠义”形象
《莲池周刊》2023年第34期60-62,共3页王思雨 
秦瘦鸥的《秋海棠》自 1941年 2月至 12月在《申报·春秋》上连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秋海棠》是一部“侠情和言情”相结合的小说,设置了多个富有善心的“侠义”形象,他们虽不是主角,但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
海棠“思乡” 别样侬——粤曲《秋海棠》的演变记
《南国红豆》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黄广荣 
粤曲《秋海棠》讲述秋海棠从繁华的舞台走向灰暗的人生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抒发其失去挚爱的痛苦心态。该粤曲的创作以及演变历程颇为有趣,今天就让笔者与大家一一道来。话说2002年,广东省文联在广州举办粤剧编剧培训班。当时佛山市艺术...
关键词:《秋海棠》 粤剧团 艺术创作 粤曲 秋海棠 演变历程 编剧 心路历程 
在破圈中成长和发展 写在萧雅越剧团成立20周年之际
《中国戏剧》2022年第12期8-12,共5页陈震 
萧雅,越剧尹派传人,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她从艺四十载,兰馨慧智,兼收并蓄。演唱上既保留了浓郁的尹派韵味,又探索出一条歌为戏用的演唱技法,讲求从音乐上树立角色形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萧氏尹派”唱法。表演上她功底扎实,文...
关键词:尹派 越剧团 何文秀 《秋海棠》 演唱技法 文武兼备 角色形象 雕塑感 
抗战文学中的雅俗融合与主题嬗变——以秦瘦鸥的《秋海棠》为例
《东吴学术》2022年第6期18-26,共9页栾梅健 
创作于抗战时期上海“孤岛”的著名作家秦瘦鸥的长篇小说《秋海棠》,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中影响广泛的一部作品。特殊的历史环境要求新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深入工农兵,而一批有良知的通俗文学作家也不再愿意描写卿卿我我、鸳鸯蝴蝶的传...
关键词:《秋海棠》 雅俗融合 民族气节 现代语体文 
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制作技巧和人文意象——以紫砂壶《秋海棠》为例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第12期146-146,共1页陶长辉 
宜兴的紫砂艺术独一无二,紫砂文化包罗万象,紫砂艺人们把手中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泥料,抟制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秋海棠壶》,筋纹之美被青灰色的泥料展示得更加优雅...
关键词:紫砂艺术 秋海棠壶 制作技巧 人文意象 
《秋海棠》及其改编剧对燕赵文化的传播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22年第6期119-124,共6页张艳丽 
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题材社会言情小说中的燕赵文化及其传播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HB21ZW020)。
被誉为“民国第一悲剧”的《秋海棠》自1941年问世以来,已被改编成京剧、越剧、话剧、淮剧、评弹及影视剧等多种剧目广泛传播。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其悲剧性,鲜有人以“燕赵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这部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篇文章...
关键词:燕赵文化 《秋海棠》 慷慨悲歌 
论《秋海棠》人物形象塑造中戏曲元素的运用特征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6期174-176,共3页向舒婷 
中国古典舞是从戏曲舞蹈中经过不断地提炼加工,发展而来独立舞种。至今,作为初期古典舞剧目创作之源的戏曲依然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源泉。将戏曲元素应用到舞蹈中,在展现戏曲舞蹈深厚的文化内涵时,戏曲元素所彰显出的独...
关键词:人物形象塑造 戏曲元素 运用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